关荆
关荆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关荆 guān jīng
词语解释:
五代画家关仝﹑荆浩的并称。
分词解释:五代:
1.五个朝代。指黄帝﹑唐﹑虞﹑夏﹑殷。
2.五个朝代。指唐﹑虞﹑夏﹑商﹑周。
3.五个朝代。指夏﹑商﹑周﹑秦﹑汉。
4.五个朝代。唐称梁﹑陈﹑齐﹑周﹑隋为五代,是为前五代。
5.五个朝代。宋以后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五代,是为后五代。
关仝:
五代后梁画家。名一作同、潼或童,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师法荆浩,有青出于蓝之誉。擅画山水,工关河之势,笔简而气壮,号“关家山水”。与李成、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三大流派。《关山行旅》等图相传为他所作。
并称:
1.一齐称道。
2.相提并论。
画家:
擅长绘画的人。
荆浩:
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唐末隐居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善画山水,曾说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当采二家之长以自成一体。将皴法与水晕墨章的画法推向成熟。著有《笔法记》。有《匡庐图》存世。
词典解释:关荆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