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众
贯众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贯众 guàn zhòng
词语意思:
1.亦作“贯渠”。亦作“贯节”。
2.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叶丛生。羽状复叶,小叶镰刀形。孢子囊群圆形,排列在叶子的背面。以根状茎及叶柄残基部入药,性寒,味苦,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止血﹑杀虫。可作止血剂和驱虫剂。
分词解释:丛生:
聚在一起生长或发生:丛生的灌木|百病丛生。
背面:
①(背面儿)物体上跟正面相反的一面:在单据的背面签字。
②指某些动物的脊背。
叶子:
1.植物的叶的通称。
2.书页。我国古书原来皆作卷轴,到唐代始有叶子。
3.古代博戏用具。即叶子格。
功能:
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功能齐全ㄧ这种药物功能显著。
镰刀:
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小锯齿。
词典解释:贯众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