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退食

公仪退食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公仪退食 gōng yí tuì shí
词语解释
见“公仪之操”。
分词解释
退食:
1.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朱熹集传:“退食,退朝而食于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节俭奉公。
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
3.归隐;退休。
4.食量减退;不进食。
5.见“退鱼”。
公仪之操:
公仪休的节操。公仪休相鲁﹐不受馈赠﹐拔园葵﹐出织妇﹐不与民争利。事见《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
1.官家的礼仪。
2.复姓。周代鲁国有公仪休。见《史记.循吏列传》。

词典解释公仪退食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