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本
红本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红本 hóng běn
词语解释:
1.明代宦官刘瑾专权时,奏章都为两份;先具红揭送刘瑾,名红本;然后送交通政司,名白本。
2.清制,凡内外进呈的本章,经皇帝裁定后由内阁用朱笔批发,称红本。见《清会典.事例十四.内阁职掌》。
分词解释:职掌:
职务上掌管。如:职掌帅印。
皇帝:
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在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
奏章:
向皇帝奏事的本章:奏章奉上而久无音信。通政司:
明清时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为通政使。
会典:
记载某一朝代法令制度的书籍,多用做书名,如《明会典》。
词典解释:红本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