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蛇
蕲蛇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蕲蛇 qí shé
词语解释:
蛇的一种,以产于湖北蕲春(旧蕲州)而得名。又名白花蛇。可制药。
分词解释:
湖北:
中国中部的省,简称鄂。面积185897平方公里,人口5439万(1990),省会武汉。该省三面环山,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70%,中部、南部为平原。是中国重要的产棉省及淡水养殖省,是轻重工业综合发展的省,武钢及十堰的汽车制造厂为中国著名大企业。水陆交通便利,长江、汉水、京广、焦枝、枝柳、襄渝等河流、铁路通过该省。
得名:
获得美名;有名气,闻名。
● 蕲(蘄) qí ㄑㄧˊ
◎ 香草,一说药草。
◎ 古同“祈”,祈求。
◎ 〔蕲春〕地名,在中国湖北省。简称“蕲”,如“蕲艾”、“蕲蛇”(均为蕲春出产的药材),“蕲竹”。
◎ 姓。
● 蛇 shé ㄕㄜˊ
◎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 蛇 yí ㄧˊ
◎ 〔委(wěi )蛇〕见“委2”。
词典解释:蕲蛇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