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节

蒲节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蒲节 pú jié
词语解释
指端午节。因旧时风俗端午节在门上挂菖蒲叶,故称。
[Dragon Boat Festival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on]端午节,因旧俗端午节在门上挂菖蒲叶而得名
分词解释
菖蒲:
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根状茎粗壮,叶狭长似剑,初夏开黄花,果实红色。遍布中国各地,民间常在端午节将菖蒲叶和艾结扎成束。全草可提取芳香油。根状茎供药用,是健胃剂。
端午节:
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五月初五。这一节日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一天,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门上挂菖蒲的习俗。
风俗: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风俗人情。
门上:
1.即门上人。
2.指住所。
3.门前;门口。

词典解释蒲节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