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
赵佶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赵佶 zhào jí
词语意思:
赵佶(1082赵佶1135)即宋徽宗,神宗之子,哲宗时封端王。书画家。1100赵佶1125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持国政,穷奢极欲,兴建苑囿宫观,滥增捐税,以致国政日堕,河北、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书法方面自创“瘦金体”。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有《真草千字文》书迹。有词集《宋徽宗词》。
分词解释:神宗:
1.古代指尧庙。一说指尧太祖文祖之宗庙。
2.后亦用以指天子的祖庙。
画家:
擅长绘画的人。
书画:
书法和绘画。
词典解释:赵佶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