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

粽子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粽子 zòng zǐ
词语解释
汉、布依等族的端午节食品。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主料为糯米,馅为豆沙、枣泥、火腿、咸肉、小枣、赤豆等,用竹叶或苇叶裹成。也有无馅的纯米粽。一般一两一只,形状有角、锥、茭、筒、秤锤等。
[glutinous rice dumpling;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eves] 一种用竹叶或苇叶包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的糯米食品,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楚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贮米投江祭之。后世沿其习俗,以粽子为端午节食品。又叫“角黍”
分词解释
火腿:
腌制的猪腿。浙江金华和云南宣威出产的最有名。
秤锤:
称物时挂在秤杆上可以移动﹐用以使秤平衡的金属锤。
食品:
可直接经口摄食的食物。包括可生食的和经加工后方可食用的食物。有时也泛指食物。
咸肉:
用盐腌的肉(如牛肉或猪肉)。

词典解释粽子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