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
洋地黄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洋地黄 yáng dì huáng
词语意思:
玄参科。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又称毛地黄,别称紫花洋地黄。全株被短毛。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初夏开花,花多数成顶生的长总状花序,花冠钟状唇形,上唇紫红色,下唇内部白色,有紫色斑点。原产欧洲西部,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为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叶含强心苷,用作强心药,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用以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慢而持久,有蓄积作用。过量可产生毒性反应。
词语意思:
初夏:
夏季的第一个月。又称孟夏。
花冠:
花冠1花的组成部分之一,由若干花瓣组成。双子叶植物的花冠一般可分为合瓣花冠和离瓣花冠两大类。 花冠2 [huāguān]旧时妇女出嫁时戴的装饰华丽的帽子。
栽培:
①种植并培养植物:树木栽培|栽培技术。
②培育并提拔人才:多谢栽培。
多年生:
能连续生活多年的,如乔木、灌木等木本植物和蒲公英、车前等草本植物。
持久:
保持时间很长: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词典解释:洋地黄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