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

鸦胆子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鸦胆子 yā dǎn zǐ
词语解释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卵状披针形,花小,白色微绿或暗紫色,结核果,卵形,熟时黑色。产于我国西南至南部,亦见于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医学以果实入药,对阿米巴痢疾﹑疟疾等病有疗效。亦指这种树木的果实或种子。
(1) [Java brucea]∶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Brucea javanica),被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状披形针形,边缘有锯齿,花紫色,雌雄异株,圆锥花序,果实长卵形,产于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
(2) [Java brucea fruit]∶中药名。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果实。中国主产广东、广西。苦,寒,有毒。清热,杀虫
分词解释
核果:
液果的一种。外果皮很薄。中果皮多汁,是食用部分。内果皮是坚硬的壳,里面包着种子。如桃、梅、李等。
落叶:
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末或一短时间内的叶子分离或脱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内断断续续的自然掉叶。
灌木:
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如荆、玫瑰、茉莉等。
卵形:
具有鸡蛋形的纵切面,基部一端较宽。

词典解释鸦胆子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