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

中经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中经 zhōng jīng
词典解释
1.人体内的主要经脉。
2.宫廷中收藏的经籍。汉代有“中五经”之称。三国时魏秘书郎郑默将宫中所藏经籍整理编目,称为“中经”。晋秘书监荀勖因“中经”更着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后称为《晋中经簿》。见《汉书.刘向传》﹑《隋书.经籍志一》﹑《新唐书.艺文志二》。
3.唐﹑宋国子监教诸生读经,依经书文字多少,分为大﹑中﹑小三等。其中等者为中经。唐以《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宋以《书》﹑《易》﹑《公羊》﹑《谷梁》﹑《仪礼》为中经。见《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一》﹑明陆深《燕闲录》。
分词解释
燕闲:
亦作“燕閒”。
1.安宁;安闲。
2.公余之时;闲暇。
3.安息;休息。
主要:
1.把握事物的关键。
2.指事物中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
中等:
1.介于上等与下等或高等与初等之间的等级。
2.形容(身材)不高不矮。
宫廷:
①帝王的住所。
②由帝王及其大臣构成的统治集团。
诸生:
1.各种生物。
2.众有知识学问之士﹔众儒生。
3.众弟子。
4.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

词典解释中经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