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

五三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五三 wǔ sān
词语解释
1.五帝三王。
2.五星三辰。
3.约计数目之词。犹言三五。
分词解释
数目:
1.通过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
2.事实。
三王:
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
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
3.王姓三名人之合称。(1)汉之王奉光﹑王商﹑王凤。《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颜师古注:“三王,谓邛成侯及商﹑凤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的封爵。(2)汉之王尊﹑王章﹑王骏。《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晋潘岳《西征赋》:“赵张三王之尹京,定国释之之听理。”(3)唐之王珣﹑王玙﹑王瑨。《新唐书.王珣传》:“﹝王方翼﹞子珣,字伯玉,与兄玙﹑弟瑨以文学称,时号‘三王’。”
4.(4)唐之王勃﹑王绪﹑王仲舒。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清钱谦益《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采风词翰继三王。”清赵翼《陔馀丛考.四三王》:“唐滕王阁有三王﹑则王勃作序,王绪作赋,王仲舒作修阁记也。”
三五:
1.谓十五天。《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
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3.谓十五岁。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谓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
5.指三皇五帝。
6.指三王五霸。
7.指三辰五星。
8.指三正五行。
9.指三才五常。
10.指三所五位。
11.指三田五脏。
12.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13.指参宿和昴宿。《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三五,举其数也;参昴,着其名也。”旧说以“三五”指心宿和柳宿(噣)。毛传:“三﹐心;五﹐噣。四时更见。”
14.晋时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区实行五丁抽三制,后因称发人征役为“三五”。
15.约举之数。表示数目不多。
五星:
1.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
2.古代星命术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来推算禄命,因以指命运。
五帝:
传说中的上古五位帝王。有四种说法:(1)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见《史记.五帝本纪》。(2)指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昊(挚)、颛顼。见《礼记.月令》。(3)指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见《书序》。(4)指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见《易.系辞下》。

词典解释五三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