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犀
乌犀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乌犀 wū xī
词典解释:
1.犀牛的一种。皮可为甲,角可为器具﹑饰物,又可入药。亦指乌犀的角或其制品。
2.皂荚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皂荚》。
分词解释:皂荚:
落叶乔木﹐枝干上有刺﹐开淡黄色花﹐结荚果。荚果富胰皂质﹐可去污垢。荚果﹑树皮和刺均可入药﹐有祛痰功能。也称皂角。
制品:
用某一种或某一类材料制成的物品。
犀牛:
哺乳纲,奇蹄目,犀科。体长2.2犀牛4.5米,重2800犀牛3000千克。体粗壮,毛稀少,皮厚粗糙。吻上有一或两角。以植物为食。栖息于非洲和亚洲,列为国际保护动物。
别名:
1.正名以外的名字;异名。
2.《荀子》中的逻辑术语。荀况把概念的基本属种关系相对地分为“共名”和“别名”两级。“共名”相当于属概念,“别名”相当于种概念。
饰物:
1.指首饰。
2.器物上的装饰品。如花边﹑流苏等。
词典解释:乌犀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