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

【词语】三观

【拼音】sān guān 
【注音】ㄙㄢ ㄍㄨㄢ



词语解释

  1. 1.佛教语。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谓从事物缘起中观悟空﹑假﹑中三谛。

    国语词典

    1. 中国佛教天台宗对空、假、中三种禅观的合称。当修行者一再思惟、观察一切现象都是由心虚构的,进而便处在很专注的状况,在此之时,不见佛果可求,也不见众生可度,是为空观。在空观的基础上观察一切现象,也能见、闻、觉知、能作种种分别,但在经验上则如幻、如化,这是假观,将空观和假观对立经验统一是中观。
      1. 隋.智?〈观心论〉:「非踪非疏非五分,三谛三观在其中。」

    网络解释

    1. 三观 (哲学三观)
      1. 三观一般而言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是被大多数人所认知的三观,它们辩证统一,相互作用,崇高的真善美为三观的追求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提出的党的三观,是由2009年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即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佛教中的三观为即是一心三观,为空观、假观、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