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其门而不入

【词语】三过其门而不入

【拼音】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注音】ㄙㄢ ㄍㄨㄛˋ ㄑㄧˊ ㄇㄣˊ ㄦˊ ㄅㄨˋ ㄖㄨˋ



词语解释

  1.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国语词典

    1. 大禹治水,几次经过家门都不进去。比喻公而忘私,勤于职守。
      1.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网络解释

    1. 三过其门而不入
      1. 原文:
      2.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披发缨冠救之,可也 。乡邻有斗者,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