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上卿
【拼音】shàng qīng
【注音】ㄕㄤˋ ㄑㄧㄥ
词语解释
- 古官名。
- 泛指朝廷大臣。
国语词典
- 古代官阶。三代时,天子、诸侯国皆设卿,分上、中、下三等,上卿为最高的等级。《左传.成公三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后泛指朝中大臣。唐.高适〈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
- 民国初年文官中最高级的官秩。
网络解释
- 上卿
- 上卿,汉语词汇。
- 拼音:shàng qīng
- 释义:1、是古代官名。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即:上卿、中卿、下卿)。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宰相)的位置,并且得到王侯、皇帝的青睐。
- 2、泛指朝廷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