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

【词语】中书

【拼音】zhōng shū 
【注音】ㄓㄨㄙ ㄕㄨ



词语解释

  1. 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1. 官名。中书令的省称。
      1. 官署名。
        1. 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
          1. 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

            国语词典

            1. 宫中所藏的书籍。
              1. 《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孔安国传》:「成帝时求其古文者,霸以能为百两征,以中书校之,非是。」
              2. 《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汉记。」
            2. 中书令的简称。参见「中书令」条。
              1. 中书舍人的简称。参见「中书舍人」条。
                1. 中书省的简称。参见「中书省」条。
                  1. 宋代的政事堂。
                    1. 宋.叶少蕴《石林诗话.卷中》:「文潞公在枢府,尝一日过中书,与荆公行至题下,特迟留诵诗。」

                  网络解释

                  1. 中书
                    1. 中书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清代沿明制,于内阁置中书若干人。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中书职能通常为辅佐主官,为基层官员编制之一。设置在如六部之中央机构官署,负责典章法令编修撰拟、记载、翻译、缮写等工作。或由举人考授,或由特赐。若进士经朝考后以内阁中书任用者,并可充乡试主考官。而依工作性质不同亦有“办事中书”或“掌印中书”等细分区别。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