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二十四司
【拼音】èr shí sì sī ![](/public/skin/images/mp3.png)
【注音】ㄦˋ ㄕㄧˊ ㄙˋ ㄙ
词语解释
- 对古代中央六部每部分设四司的统称。其制始于隋,统辖于尚书省,唐因之,各司名称不尽相同。
- 对隋炀帝时宫中六局每局各设四司的统称。分掌宫中诸事。
网络解释
- 二十四司
- 二十四司:唐宋时期,负责具体行政事务和政令执行的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副长官为仆射(从二品),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其下六部尚书为正三品,六部副长官称侍郎(从三品),以下分司(曹),正副长官分别为从五品、从六品(即当今司局级)。六部下面有分设二十四司,处理相应的各项具体行政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