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符

【词语】合符

【拼音】hé fú 
【注音】ㄏㄜˊ ㄈㄨˊ



词语解释

  1. 1.符信相合;合验符信。古代以竹木或金石为符,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执其一,合之为证。2.相符合。3.指符信。

    国语词典

    1. 合验符信。古人将文字书写在木竹或金石上作为符信,剖而为二,各执其一,并合时可作为凭证。
      1. 《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
    2. 符信相合。
      1. 《管子.宙合》:「时德之遇,事之会也,若合符然。」
    3. 引申为事物彼此相合无误。
      1. 南朝梁.陆倕〈新刻漏铭.序〉:「况入神之制,与造化合符。」

    网络解释

    1. 合符
      1. 合符是中国流传久远的一项合盟信物制度,在文字发明之前常用于重大的政治、行政、庆典、军事等活动,符又称符节、符信,多以竹、木、兽皮、玉、骨等为材料,制成后一分为二,供持有者双方相互印证,也就是合符。釜山合符”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釜山”也因此而成为中华大一统的开端之所和中华民族的发祥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