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词语】寒山

【拼音】hán shān 
【注音】ㄏㄢˊ ㄕㄢ



词语解释

  1. 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2.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3.指浙江省天台县的寒岩。唐诗僧寒山子曾居此。4.即寒山子。5.地名。在江苏省吴县西,本支硎山之支峰,明处士赵宧光曾隐居于此。6.地名。在江苏省徐州市东南。7.地名。在广西玉林县西北三十里。参阅《九域志》。

    外语翻译

    • 德语:Han-Shan
    • 法语:Hanshan

    国语词典

    1. 冷落寂静的山。
      1. 唐.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 人名。唐代高僧,喜好吟诗唱偈,与国清寺僧拾得交友。诗风不拘格律,自然通俗。有诗三百余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
      1. 也称为「寒山子」。

    网络解释

    1. 寒山 (唐代诗人)
      1.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自号寒山。
      2. 他以桦树皮作帽,破衣木屐,喜与群童戏,言语无度,人莫能测。常至天台国清寺,与寺僧丰干、拾得为友,将寺院残余饭菜倒进竹筒,背回寒石山维持生活。经常在山林间题诗作偈,其诗通俗,表现山林逸趣与佛教出世思想,蕴含人生哲理,讥讽时态,同情贫民。后人辑成《寒山子诗集》3卷,《全唐诗》存诗312首。元代传入朝鲜、日本,后译成日、英、法文。
      3. 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4. (概述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