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
【词语】巴金
【拼音】bā jīn
【注音】ㄅㄚ ㄐㄧㄣ
词语解释
- 作家、翻译家。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1927年留学法国。回国后曾主编《文学丛刊》等。抗战时期与茅盾等合编《呐喊》、《烽火》等杂志,宣传抗日救国。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主席,主编《收获》、《上海文学》等刊物。著有长篇小说《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随想录》等。译有俄国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有《巴金文集》。
外语翻译
- 英语:Ba Jin (1904-2005), novelist, author of the trilogy 家, 春, 秋
- 德语:Ba Jin (Eig, Pers, 1904 - 2005)
- 法语:Ba Jin
国语词典
- 人名。(西元1904~2005)原名李尧棠,别号芾甘。四川成都人,中国近代名作家。曾与鲁迅等人创办中国文艺工作社,民国四十二年被中共送往北韩战场改造思想。于四人帮整肃后,恢复写作。精通英、法、日、俄诸国语文。作品充满正义、热情,将时代、思想的冲突化为巨大洪流,激起青年勇于革新的斗志。代表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静夜的悲剧》等。
网络解释
- 巴金
-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