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带牛佩犊
【拼音】dài niú pèi dú
【注音】ㄉㄞˋ ㄋㄧㄨˊ ㄆㄟˋ ㄉㄨˊ
词语解释
-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国语词典
- 汉宣帝时,渤海岁饥,民多沦为盗匪,龚遂受命为守,教民卖刀买犊,卖剑买牛,改业归农。典出《汉书.卷八九.龚遂传》。比喻弃武务农。
- 如:「古代太平盛世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人民往往带牛佩犊,弃甲归田。」
网络解释
- 带牛佩犊
- 带牛佩犊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ài niú pèi dú,比喻改业归农。出自《汉书》卷八十九〈循吏列传·龚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