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跖

【词语】盗跖

【拼音】dào zhí 
【注音】ㄉㄠˋ ㄓㄧˊ



词语解释

  1. 1.相传为古时民众起义的领袖。名跖,一作跖,盗是当时统治者对他的贬称。2.盗贼或盗魁的代称。

    国语词典

    1. 相传为古代的大盗,生性暴虐,横行天下。后用以形容残暴的人。《荀子.劝学》:「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红楼梦.第七九回》:「未免娇养太过,竟酿成个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待他人秽如粪土。」也作「盗蹠」。

      网络解释

      1. 盗跖 (中国民间传说人物)
        1. 盗跖(zhí),中国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的率领盗匪数千人的大盗。传说原名展雄,姬姓,展氏,名跖,一作蹠,又名柳下跖、柳展雄,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盗跖”和“桀跖”。当时鲁国贤臣柳下惠(柳下季)之弟,为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因以展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