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记
【词语】胎记
【拼音】tāi jì
【注音】ㄊㄞ ㄐㄧˋ
词语解释
- [birthmark] 皮肤上生来就有的蓝紫色或黑色斑迹
国语词典
- 胎儿出生时,在皮肤上形成的瑕瘢,可用作识别记号。
- 如:「他脸上有一个很大的胎记,相当显目。」
网络解释
- 胎记 科普中国
- 胎记一般可分为色素型及血管型,常见的色素型包括太田痣、先天性色素痣、咖啡斑等;血管型则包括鲜红斑痣、草莓样血管瘤等。胎记可以在出生时发现,也可能在出生几个月后才逐渐发病。
- 新生儿的胎记发生率约为10%,可以说是非常普遍,大部分的胎记只是影响美观,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是有些胎记会合并身体器官的异常,甚至有恶性变化的可能,必须积极治疗。例如有些海绵样的血管瘤增生过快,会造成肢体残缺、功能障碍,甚至血管瘤扩张速度太快时,会形成组织坏死,过度消耗血小板而使凝血功能低下、出血不止。有些长了毛的兽皮样黑痣,可能日后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癌变,癌细胞转移后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