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词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拼音】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注音】ㄕㄧˊ ㄅㄨˋ ㄧㄢˋ ㄐㄧㄥ,ㄎㄨㄞˋ ㄅㄨˋ ㄧㄢˋ ㄒㄧˋ



词语解释

  1.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国语词典

    1. 米麦碾舂得愈精白愈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比喻食品精致,饮食讲究。
      1.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2. 宋.杨万里〈庸言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学而不精可乎?」

    网络解释

    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 春秋时期,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他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过米面的数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