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渐

【词语】鸿渐

【拼音】hóng jiàn 
【注音】ㄏㄨㄥˊ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

  1. 《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六四,鸿渐于木”,“九五,鸿渐于陵”。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
    1. 比喻仕宦的升迁。
      1. 比喻仕进于朝的贤人。

        国语词典

        1. 鸿鸟由低处逐渐飞翔到高处。语出《易经.渐卦.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唐.孔颖达.正义:「鸿,水鸟也。干,水涯也。渐进之道自下升高,故取譬鸿飞自下而上也。」比喻官位升迁。《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北京。」

          网络解释

          1. 鸿渐 (汉语词汇)
            1. 鸿渐,典故名,典出《周易》卷五《渐卦》。
            2. 拼音:hóng jiàn
            3. 释义:(1).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2).比喻仕宦的升迁。(3).比喻仕进于朝的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