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坦、钱七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5年前的今天,2019年1月8日(农历2018年12月3日),刘永坦、钱七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9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刘永坦、钱七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刘永坦,82岁,自力更生研制了我国首部全天时、全天候、超视距、海空兼容的海防预警装备,创建了我国新体制超视距探测理论体系,实现了国家海防预警科技的重大原始创新。
图片据哈工大
钱七虎,81岁,系统建立了从浅埋到深埋、从单体到体系、从常规抗力到超高抗力的工程防护体系,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以及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等关键工程防护技术难题。
图片据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刘永坦、钱七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为薛其坤院士团队完成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
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148项。
其中,北京主持完成的69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63项,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0.8%。北京连续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最高奖获得者介绍
钱七虎:“天下第一爆”和“天下第一隧”
1937年秋天,钱七虎出生在江苏昆山的一个普通家庭。对于自己为何取名“七虎”。他在央视一档节目中曾有如此介绍:因此在家中排行老七,所以起小名“七虎”。结果,这个小名伴随了钱七虎一生。
1954年上海中学毕业后,他被保送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学习,从此开启了长达60多年的防护工程学术生涯。1961年,钱七虎赴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深造。回国后,钱七虎曾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总参科技委常委;现任军委科技委顾问、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
钱七虎说,以智慧筑牢地下长城,以心血铸就和平之盾,是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和始终不渝的强烈心愿。在学术上,钱七虎一直致力于防护工程及军事系统工程、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防护工程的研究中,他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1975年,钱七虎历时两年多的时间,设计出当时国内抗力最高、跨度最大的飞机洞库门,并开创性解决了防护工程中的难题。那一年,他才38岁。
1991年,珠海要建设一座现代化机场,必须炸掉附近的炮台山。一年以后,随着一声巨响,炮台山成功爆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药量的多层多列条形装药峒室大爆破工程,安装炸药12000吨,爆破岩石约1100万立方米,被称为“天下第一爆”,钱七虎担任这次爆破工程的总指挥。最终,爆破工程非常成功,并对周边影响降到了最低,邻近居民点未发现任何飞石,离爆区仅有550米的民房也没有倒塌。
进入新世纪,钱七虎提出,未来城市的发展一定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他倡导向地下要空间,给城市减肥。他说,人类19世纪在地面上修了很多桥,20世纪修了很多高层建筑, 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推动者,他希望构建一个新型多元的城市空间。
针对桥梁给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带来的巨大负荷,2002年钱七虎向高层领导提出要在长江上修建越江的水下隧道。两年后,南京长江隧道纳入南京“五桥一隧”总体规划。作为专家委员会主任,他没有固守传统的“沉管法”,而是根据三峡工程竣工后长江的实际水文变化情况,提出了盾构机开掘的方法,并建议厂家将盾构刀具改为常压下可拆换式。
在此后的应用中,面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他又顶住压力,指导团队改良刀具,大幅提高盾构性能,提升了工程质量和进度。被誉为“天下第一隧”的南京长江隧道在2010年5月通车运营,这是长江沿线长度最长的隧道,工程获得了鲁班奖等十多个奖项。钱七虎也被授予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
2013年1月,习近平签署通令,给6个单位、24名个人记功。其中钱七虎因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荣立一等功。
生活中的钱七虎喜欢游泳,一个星期两次,15年来雷打不动。他还设立了慈善基金,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他将院士津贴、获奖津贴资助给贫困失学儿童,二十多年来捐助近百万元。
刘永坦:攻坚新体制雷达
刘永坦是我国著名中国雷达技术与信号处理专家。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
1936年12月1日,刘永坦出生在南京一个温馨的书香门第。1953年,怀着投身祖国工业化的决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刘永坦参与组建哈工大无线电工程系。
1979年6月,刘永坦到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进修和工作。通过这次难得的科研任务,刘永坦对雷达有了全新的认识。传统的雷达虽然有“千里眼”之称,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世界上不少国家因此致力研制新体制雷达,从而使“千里眼”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
新体制雷达被俄罗斯人称为“21世纪的雷达”。当今世界的千余种雷达中,新体制雷达不仅代表着现代雷达的一个发展趋势,而且对航天、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领域也都有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曾经对这种新体制雷达进行过突击性的会战攻关,但由于难度太大、国外实行技术封锁等诸多因素,最终未获成果。
1981年,进修结束后的刘永坦起程回国,开启了对于新体制雷达的技术攻坚。经过10个月的连续奋战,一份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诞生。1983年夏,原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召开方案评审会,对这份新体制雷达方案报告做详细评审,4天后,与会专家们一致表决通过该报告。
进行雷达研制,研究人员大部分时间都要在现场做试验。外场试验期间,刘永坦带领团队成员常常在条件恶劣的试验现场一干就是几个月,临到春节前一两天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短短几天之后又得返回试验现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989年,我国建成了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1991年,该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此后,刘永坦带领科研人员继续对新体制雷达技术进行不断攻坚探索,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对长期以来困扰雷达的诸多威胁提供了有效的对抗技术措施,而且比其他技术造价低,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科研成果在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2015年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这项于201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成果,将在保卫祖国海疆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
刘永坦在雷达、制导技术方面的创造性科学成就和突出贡献,为国内外同行专家所瞩目。由于其出色的成绩,他于1990年被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
(注:以上文字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至2017年度,共有29位科学家登上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被授予这一奖项。
2000年度一一吴文俊,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度一一黄昆,中国固体物理学、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之一;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2002年度一一金怡濂,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
2003年度一一刘东生,中国环境学专家、地质学家、“黄土之父”;王永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2004年度,最高奖得主空缺。
2005年度一一叶笃正,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006年度一一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学家李振声。
2007年度一一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著名植物学家,植物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
2008年度一一王忠诚,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徐光宪,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9年度一一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谷超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
2010年度一一被誉为“高温合金之父”的师昌绪;内科血液专家血液硏究的领军人物王振义。
2011年度一一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谢家麟;被誉为“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的吴良镛。
2012年度一一郑哲敏,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
2013年度一一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开拓者和奠基人;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程开甲。
2014年度一一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于敏。
2015年度一一最高奖得主空缺。
2016年度一一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赵忠贤;在青蒿素发现上做出科学贡献的屠呦呦。
2017年度一一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