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叶圣陶逝世


在37年前的今天,1988年2月16日(农历1987年12月29日),教育家叶圣陶逝世。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身上兼而有之。”

40年代,在四川岷江和青衣江汇流的一座名城,叶老曾应某大学聘请,担任教授。本来他在大学教书并非第一次,又是很有名气的作家,而且在各大书局掌握过文柄,他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写上几大行。可是叶老到校后,在经历栏中只写了四个字,“小学教师”。固然在他心目中“小学教师”是一个极其光荣的称号,但人们却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怎样地不炫耀自己,甘居于普通一兵。凡是知道这件事的朋友,都认为叶老这样填写毫不带半点矫饰,因为他为人一贯真诚质朴,最厌恶浮名虚名,生平以哗众取宠为可耻。古语说,“字如其人”。叶老的楷书平正而又自然,篆书则圆润中兼有端庄凝重气概。他力求避免韩愈所说的“俗书趁姿媚”。他的为人正如他写出的字,不求取悦于人而自有可悦之处。

叶老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办起事来刚强果断,认真负责,一贯如此。比如编讲义,写教材,他不但不满意有的人只是照搬照抄,而且指出其中须包括自己的研究,带有自己的心得。这种主张是他负责精神的表现。又如编制“引得”,尤其为大部头的书编制“引得”,许多人虽明知有益于学术研究,但觉得这毕竟是为他人的工作,又耐不住工作进程中的辛苦和单调,不肯去尝试。叶老却曾用商务印书馆铜版《十三经》白文做底本,编出一部巨册的“引得”。初着手时,困难重重,又缺乏助手,但他既已认定这是有益于广大读者的工作,就成年累月不知疲劳地去做,决不半途而废。这是他工作中负责精神的又一表现。

抗战期间,国民党统治区的知识分子受尽了折磨和迫害,贫病交加者比比皆是。叶老对于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他离开大学后,移家到成都居住,主持开明书店出版工作。成都是个热闹的城市,又是文化人集聚的中心。在这里,叶老关心、团结了许多不满意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知识分子,为他们指出进步的光明之路。他多次出面主持座谈会,报告会,冯立祥、朱自清等都欣然到会。

叶老在品格和事业上的言传身教,永远是后来者的楷模。

叶圣陶,1894年生。原名叶绍钧,曾用名叶秉臣。1911年11月改现名。江苏苏州人。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

1987年,叶圣陶与来访的冰心在院内共赏海棠花

1980年,叶圣陶同北京东四九条小学的少先队员在一起

1919年,叶圣陶同夫人胡墨林摄于苏州甪直,当时他们在该地做小学教员

1921年4月,叶圣陶与沈雁冰(前左者)、郑振铎(中坐者)、沈泽民(左站者)合影

1943年11月15日,成都文艺界为叶圣陶五十初度祝寿

1971年6月2日摄于北京香山

1982年11月与女至美、儿至善、至诚合影

1949年2月23日与夫人胡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