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范仲淹逝世


在973年前的今天,1052年6月19日(农历1052年5月20日),北宋范仲淹逝世。

989年)八月二日(9月5日)-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6月19日)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出生于江苏徐州,两岁时,担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的父亲去世,其母亲谢氏只好带着范仲淹回到老家,因生活困难,改嫁在当地为官的长山县人朱文翰为妻,由此,范仲淹随继父的姓,取姓名为朱说。两年后,继父朱文翰任职届满,返回故乡,朱说母子随同来到了朱文翰的家乡长山县,即今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此后,范仲淹在这里开始了他的童年生活。

传世名篇《岳阳楼记》便是范仲淹的作品,其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继父朱文翰家是当地富户,有经营商业的传统,一度曾要求范仲淹也练习商业,而他却坚决要求学习。20多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知道了自己的出身,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依然辞别母亲脱离朱家,外出求学。其在佛寺寄住读书,每天煮一锅粥,加上腌制的酱菜,经过一夜凝固为一坨,然后用刀画十字分为四份,早晚各吃两份度日,其他人都吃不了这种苦,范却毫不在意,一心读书,持续三年之久,便是“断虀(音ji,酱菜)画粥”的典故。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诚如是也。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到应天府书院学习,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在这里,范仲淹以苦读闻名,他的成绩优良。辛苦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进士及第。金榜题名后,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有了官职和社会地位,范仲淹立即将自己的母亲接到身边侍奉。不久,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他上书皇帝,正式认祖归宗,恢复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税监官。在这里,他发现当地海堤年久失修,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官府盐产与租赋,都蒙受损失。为此,他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大堤。宋仁宗准旨,并调范仲淹做兴化县令,全面负责该项工程。范仲淹亲自率领万名民工奔赴海滨,施工经费不足,他还将自己的俸禄贴上。经过三年的艰苦施工终于完成。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把这条捍海大堤称为“范公堤”。

1024年,完成捍海大堤后,范仲淹被调回京师,做大理寺丞。因为母亲去世,他回家守孝,被聘请到应天书院讲学,经他推荐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孝期满,升迁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他发现国家中枢机关存在许多的弊端,以“宁鸣而生,不默而死”的气节,开创了北宋政治清明的先河。《宋史》评价说:“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因为犯颜直谏,范仲淹三次被贬。第一次是天圣七年(1029年)谏止太后。宋仁宗的母亲把持朝政,冬至日,太后命天子率百官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与礼制不符,极力劝阻,同时,他请求太后还政于皇帝,因而被贬为河中府通判,再转陈州。三年后,太后去世,范仲淹被宋仁宗召回京城任右司谏,专事负责监察朝廷的过失。

第二次是明道二年(1033年)谏止废后。宋仁宗因为郭皇后没有生育儿子,在宰相吕夷简的支持下,下诏废掉她。范仲淹与许多大臣认为皇后母仪天下,一旦更换对朝廷不利,决定第二天上朝当堂争辩,结果当晚就被贬出京城,担任睦州知州。一年多后再转苏州,不久,又转明州。两年后,范仲淹被调回京城担任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再迁吏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

第三次是景祐三年(1036年)朋党之灾。范仲淹发现宰相吕夷简排斥异己,任人为亲,根据调查,他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呈给仁宗,揭露朝廷里官员之间的裙带关系,批评吕夷简用人不当。吕夷简则指责范仲淹离间君臣,与欧阳修等相互声援是朋党行为,鼓动仁宗皇帝将其贬为饶州知州。范仲淹在饶州一年多,转润州,再转越州。

家贫出孝子,国难思良将。宝元元年(1038年),原本臣服于北宋的党项族首领元昊,自称皇帝,建立西夏国,并调集十万军队,侵袭北宋西北重镇延州,即今陕西延安。一时,西北边陲狼烟四起,在西夏的进攻下,宋军节节败退,延州北部数百里沦陷。宋仁宗终于想到了范仲淹,吕夷简也与他冰释前嫌,1040年,恢复他天章阁待制的职衔,旋即又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职衔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延州知州,成为北宋镇守西北的副帅。

在边疆,范仲淹亲临前线视察,他改革了宋朝将领不识军士,士兵不熟悉将领的军阵体制,亲自挑选士兵、选拔将官,严格进行军事训练。他听从下级军官的意见,采取积极的防御策略,在边境沿线筑城并修建堡寨,开展边境贸易和招民耕种。范仲淹治军号令严明,西夏人言“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经过了数次教训,宋仁宗也非常信任范仲淹,凡有所请无不恩准。这期间,发生了所谓“擅改国书”事件。西夏国在向宋朝上书时,言语不雅,范仲淹当着使者的面修正后将原书信焚毁。有些大臣甚至主张应将范仲淹斩首,仁宗皇帝不听,只将他贬为户部员外郎,任耀州知州,随之改为庆州知州,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缘边招讨使,仍然镇守西北边疆。他率部出其不意,深入敌境,几天的时间筑起了大顺城,成为稳定边防的堡垒。

庆历三年(1043年),鉴于局势稳定。宋仁宗将范仲淹调回京师,出任枢密副使。不久,在欧阳修等人的举荐下,晋升参知政事即副宰相。在宋仁宗的支持下,以范仲淹为主,韩琦、欧阳修、富弼等朝廷重臣协助,以增加国库收入,恢复国家稳定,实现持久繁荣为目的,实施变革。宋仁宗反复追问他治国方略,又亲自下手诏咨询,范仲淹于是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向仁宗皇帝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宋仁宗皇帝以诏书的形式通令全国予以执行,这就是著名“庆历新政”,庆历革新运动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吹响了号角。

庆历五年(1045年)初,支持变革,希望通过变革励精图治的仁宗,在保守势力的抵制下退缩,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正巧西北边疆有警报,范仲淹请求巡查边塞,于是以参知政事任河东、陕西宣抚使。范仲淹离开京城,攻击他的人更加变本加厉,他则请求辞去参知政事职务,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被贬为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宣抚使、邠州知州,后转任邓州知州。皇祐元年(1049年),任杭州知州并升迁为户部侍郎,适逢荒年,他帮助百姓渡过难关,留下了好名声。皇祐三年(1051年),再调任青州知州,在上任的途中,他路过长山,会见了故乡的亲人。他礼参乡亲甚恭,留下了“礼参”的美好地名,他还留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诗《留别乡人》:“长白一寒儒,荣归三纪余。百花春满路,二麦雨随车。鼓吹罗前部,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读书。”在青州时间不长,因为病重,他请求调到一个比较轻松的地方,免得耽误政事。皇祐四年(1052年),调往颍州担任知州,未及到任,病逝于徐州。

范仲淹在滨州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其中划粥断齑、窖金捐僧最为著名。

第一,划粥断齑。范仲淹在邹平县长白山醴泉寺读书的时候,生活非常艰苦。他熬上一盆稀粥,经过一个晚上的凝固,第二天就划成四块,这便是“划粥”,早晚各取两块食用。佐餐的菜蔬就是自然生长的野菜。他把野菜弄碎,拌上油盐就餐,这便是“断齑”。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就这样过着“划粥断齑”的清苦生活,划粥断齑成语故事就是由范仲淹而来。

第二,窖金济僧。范仲淹在醴泉寺读书的时候,生活清苦,有一天晚上,他发现一只黄色的老鼠把他的饼子给叼走了。他跟着小老鼠去追,追到一颗荆树底下,老鼠钻进鼠洞,他扒开一看,竟然有一坛金子!后来,一只白色老鼠叼走了他的饼子,又发现一坛银子。范仲淹皆分文不取,掩埋如故。30年后,醴泉寺失火,而范仲淹这时已是天下闻名了,正驻守在延州,于是,寺里派人找到他,希望他资助银两,重修寺院。范仲淹将来人款待了几天就打发回来了,临别时赠送主持一包茶叶并附带一封信,而对于资助修建寺院之事则只字未提。主持听说只带来茶叶和书信,心有不满,也未打开就放在一边。几天后,县令来查看灾情,正好没有茶叶,就顺手打开范仲淹送来的茶叶和书信,信中有一首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庙,一半济僧人。”按照范仲淹信中的指点,果然挖出了金子和银子。

范仲淹的诗词文章俱佳,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他的上皇帝表章均为范文,他的散文《岳阳楼记》是千古名篇。

范仲淹关心基层民众疾苦,诗作《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聊聊数语,表达了对劳苦群众的无限感情。范仲淹爱兵如子,有边塞组词。其中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词作既慷慨悲凉又柔情似水,儒将的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