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在23年前的今天,2001年6月15日(农历2001年4月2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六国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标志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简称上合组织,官方语言为汉语和俄语。

上合组织脱胎于1996年4月26日建立的上海五国(当时乌兹别克斯坦尚未加入)会晤机制,后因乌兹别克斯坦加入,遂有上合组织问世。2017年6月9日,印度、巴基斯坦两国也加入,这使得上合组织成员国共有约30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的43%,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际组织。

上合组织并非军事联盟,不过很多西方国家认为其有制衡北约的目的。

上海合作组织起源于1996年,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关于加强边境地区信任和裁军的谈判进程的组织。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日益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欧亚地区国家加强合作的愿望日益迫切。与此同时,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势力活动猖獗,严重威胁地区安全与稳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齐聚中国上海,共同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合组织正式诞生。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尽管上海合作组织一再宣称他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但由于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并成为一个重要的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北约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对其提防,并认为是与北约的对抗,在上海合作组织举行反恐演习时,经常同期在亚太地区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对抗。尽管面临不少困难,上合组织的发展却没有停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希望与其开展密切合作,从2004年接纳蒙古为观察员国开始,先后接纳过6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国,分别来自南亚、西亚、东南亚甚至东欧,合作的地理空间不断扩大。2004年12月,上海合作组织获得联合国大会观察员地位,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多地发出建设性声音。

与此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上合组织也在内部机制建设上不断推出新的举措,针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采取共同立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上合组织元首峰会、政府首脑会议都专门讨论应对措施,发表共同倡议,并召开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强调在改革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方面协调立场,帮助成员国共克时艰,走出危机。2015年上合组织元首峰会专门发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声明,强调坚决反对从道德和法律上歪曲二战成果。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年轻的地区性国际组织,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逐步走向成熟: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等几十份文件,启动了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机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法律体系;安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蓬勃发展;给予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观察员国地位;与联合国、东盟、独联体等国际或地区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通过多年的实践,上海合作组织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承认,特别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和认可。上海合作组织已经在国际上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在成为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地区发展的积极因素。这些成功的经验,为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6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8次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这是上合组织接收印度、巴基斯坦为成员国后的首次峰会,标志着上合组织开始进入“上海八国”的全新发展阶段。八国总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的五分之三;人口近25亿,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自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经过17年的合作发展,在经贸合作、投资方面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据统计,2001年上合组织成立之初,中国与成员国的贸易额仅为120亿美元,到2016年达到937亿美元。而截至2017年底,中国与成员国投资总额已超过840亿美元,涉及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

上合组织成立17年来,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为指引,成员国密切合作、相互支持,整体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吸引力越来越大,“朋友圈”越来越广,成为地区和国际合作的典范。以此次青岛峰会为契机,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在认真总结以往合作经验基础上,对上合组织未来较长时期的发展作出重要规划。青岛峰会进一步提升上合组织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上合组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