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国父威廉一世逝世
在441年前的今天,1584年7月10日(农历1584年6月3日),荷兰国父威廉一世逝世。
威廉一世 WilliamⅠ(1533年4月24日—1584年7月10日),荷兰执政(1559—1584年在位),也称沉默的威廉(荷兰语:Willem de Zwijger)、奥兰治的威廉(荷兰语:Willem van Oranje)。奥兰治的威廉是尼德兰革命中反抗西班牙统治的主要领导者、八十年战争领导人之一。曾任荷兰共和国第一任执政。在荷兰,人们通常称其为“国父”。荷兰国歌《威廉颂》所咏唱的就是威廉。
如果人民不再信任我,我愿远远离去,甚至到世界的另一端——威廉一世
对于拿骚伯爵威廉来说,命运之神是非常眷顾他的。他继承了父亲的拿骚伯爵领地,11岁时,他的堂兄勒内·沙龙战死疆场,他又继承了奥兰治亲王的爵位和领地,18岁时同伯伦伯爵的女继承人安妮结婚,又得到几处领地,成为尼德兰①首屈一指的大贵族。他少年被送进布鲁塞尔的宫中接受正统教育,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和他的妹妹—尼德兰女总督玛丽娅的厚爱、器重,22岁被任命为马斯军团司令,并进入尼德兰总督府政务院,26岁成为荷兰、泽兰、乌特勒支三省执政。
他本来可以像那个时代的大贵族一样,在声色犬马、灯红酒绿中体面地过完富足的一生。但他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命运之神又把他推向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他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1566年,在尼德兰的一个小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激动的人群迅速砸烂了修道院的物事,这种狂热迅速扩展到整个尼德兰,史称“捣毁圣像运动”,揭开了尼德兰革命的序幕。
这场运动的产生有诸多因素。尼德兰是当时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毛纺和麻纺手工业及商贸尤为发达,城镇林立。但它自1519年起落入西班牙的统治之中。西班牙政府视其为经济奶牛,其交纳的赋税占西班牙国库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而使双方的矛盾发展到如水火之势的,则是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和“血腥敕令”,这个敕令规定凡异端必须处死并没收财产,而藏匿包庇异端者与异端同罪。这个敕令使数不清的尼德兰加尔文教徒被合法地杀害,在加尔文教徒占多数的尼德兰显然是一道战争的催化剂。当尼德兰又陷入一场经济危机时,政治和社会的动乱就爆发了。
在这场运动刚刚开始的时候,仍有着许多向良性发展的机会,奥兰治亲王威廉和埃格蒙特伯爵、荷恩上将的努力也正在促成这一点。他们曾联名向玛格丽特总督递交请愿书,要求废除“血腥敕令”、撤走西班牙驻军,罢免不得人心的主教等。在运动发生后,他们又积极斡旋,女总督也主张采取安抚措施。但顽固的天主教国王菲利浦二世顽固地断送了机会,他向尼德兰派遣了“铁血总督”阿尔法,采取残酷镇压的手段,终于使形势不可收拾。新成立的“除暴委员会”使尼德兰变成了屠宰场。
这种情势下,奥兰治亲王威廉斩断了与西班牙王室的丝丝情结,放弃了显贵的身份、优裕的生活,毅然加入到血浓于水的尼德兰民众一方。他选择了逃亡德意志,散尽千金招募了一支军队,开始了战斗的生涯。
威廉的军队一开始屡屡碰壁,但“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的崛起使战争形势发生了逆转。这两支队伍主要由破产的尼德兰平民组成,他们分别在沿海地区和佛兰德斯森林进行游击,并夺取了一批城镇,在阿尔法统治的铁板上打开了缺口。威廉积极配合,再次攻入国内,并成为全国抵抗力量公认的领袖。
尼德兰独立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很好地诠释了“坚持就是胜利”这个真理,尼德兰一方在军队的数量、编制和统一领导方面均逊色于对手,但他们进行的是关乎自身自由和幸福的奋战,有足够的热情将战争进行到底,终于将西班牙拖至全国总破产,同时利用菲利浦二世树敌过多的特点,团结国际力量来夹攻西班牙。
尼德兰地区人口密集,城镇众多,决定了尼德兰战争主要由一场场要塞与城堡的攻守战组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要塞争夺战提供了许多光辉范例。其中著名的战役有哈勒姆保卫战、阿尔克马尔保卫战、莱顿保卫战等,其中在莱顿保卫战中,荷兰人在弹尽粮绝之际掘开海堤水淹敌军,才取得了胜利。威廉亲自参与了其中一些战役,以头脑冷静著称,被称为“沉默者威廉”,不过军事终非他所长,他在实际指挥作战中取得的成果有限。他的两个弟弟为配合莱顿保卫战而双双战死。
1580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将威廉列为全国头号通缉犯,以重金悬赏要他的性命。对此,威廉发表了著名的《护教宣言》,抨击了腓力二世政策的种种祸害,描述了自己最终走上反抗道路的心路历程和战斗到底的决心。1582年,尼德兰各省正式宣布在7月12日拥戴威廉·奥兰治为尼德兰国王。然而,在这伟大日子到来前的两天,一颗罪恶的子弹夺走了奥兰耶的生命,行刺者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菲利浦二世的巨额赏金。
奥兰治亲王威廉的威望,因为他的遇刺身亡而被永远定格在高位。他被尊为国父,他的子孙世代为荷兰执政,并在1815起成为荷兰王国的世袭国王,一直延续到现在。他的家族标志——橙色也成为荷兰的标志。
对于荷兰国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首先是荷兰独立所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使称雄一时的西班牙帝国受到最沉重的打击而衰落下去,同时又在西欧众大国的夹缝中兴起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荷兰。独立使得荷兰摆脱了众多的束缚,并在革命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17世纪这个“黄金世纪”,建立了海上霸权。如果继续在西班牙“铁板一块”天主教政策的统治压榨下,“海上马车夫”的繁荣是难以出现的,南北尼德兰的对照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必须注意到的是,荷兰人的国家民族观念向来比较淡薄。作为在独立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本土领导人,奥兰治亲王对荷兰独立战争的凝聚力起到很大作用,而他的后代世袭为王,对荷兰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也有很大意义。
同多数国家的开国元首相比,奥兰治亲王威廉的军事才能相对平庸,在独立战争中起更大作用的是“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威廉主要是起精神领袖的作用。但他的儿子毛里茨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也弥补了这一点。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威廉是个宗教宽容者,而他的时代是个宗教狂热的时代,天主教和新教的仇视先后在法国和德国引起了内战,尼德兰的战争与此也有很大关系。威廉的宗教宽容在他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尼德兰革命的发生也许是历史的必然,是那个时代群体意志的表达,但如果没有威廉的种种活动,荷兰后来的历史轨迹也许还会有很多的不同。荷兰国父在本排行榜中居第37位。
点评:对于荷兰国父威廉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莫过于在西班牙统治者和荷兰民众之间作出选择。选择了后者,就是选择了一条更坎坷曲折、更具风险,也有着更大责任和荣誉的创业之路。他成功了,无愧于他的荣誉,因为他选择了跟民意和历史潮流站在一边。
① 因荷兰是尼德兰最大的省,故常用“荷兰”来指代整个尼德兰。在1830年比利时独立之前,尼德兰也包括比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