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批准在福建省开办造船厂


在159年前的今天,1866年7月14日(农历1866年6月3日),清政府批准在福建省开办造船厂。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1864年6月15日,日意格第一次会晤闽浙总督左宗棠的时候,提出了法中合伙承办造船厂一事。

1866年7月14日,清政府批准在福建省开办造船厂。8月19日,日意格到达福州,左宗棠带他去马尾罗星塔,择定厂址于马尾,并同他就设厂、制造、购器、顾匠、驾驶和经费等一系列问题,由粗而精,做了详细周密的研究,拟订了具体的计划,并斟酌确定保约一件、条议十八款、合同规约十四条。9月,日意格立约画押之后,左宗棠又派员和日意格赴上海,让法国驻上海领事白来尼承担各事画押具保。12月11日,左宗棠正式奏请法国军官日意格、德克碑为船政正副监督。

1867年2月至8月,日意格趁在法国休假的时候,竭力宣传船政计划有益于法国工商业的利益,并向拿破仑三世和法国海军界求取支持并获得成功。也就是说,是日意格促成了法国政府及其技术力量支持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之所以选址马尾还与日意格的坚持有关。他在称颂马尾设厂造船的好处时,列举了八条理由:第一,福州海口多山,军事上易于设防;第二,地方与省府很近,容易使高级官吏对船政发生兴趣,也容易得到他们的赞助;第三,附近有海关,经费容易筹措;第四,海口水位较深,凡吃水22英尺至23英尺的火轮船都可进口;第五,福州附近大田县有品味达45%的褐铁矿,开工后厂中所需钢铁可以就近取给;第六,台湾产煤,便于炼铁;第七,福州生活程度低,工资比较低廉;第八,左宗棠为闽浙总督,便于自己监督照顾。总之,日意格认为,从设厂造船所需要的地理、地势、原料、材料、燃料和人力资源以及它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性来看,马尾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可取的地方。

身为船政总监督,日意格比较忠实地履行了职责,工作勤勉,沈葆桢说他“常任工所,每日巳、午、未三刻辄到局中与员绅会商,其勤恳已可概见”。在船政初创时,日意格为采购机器设备和各种原材料,不辞劳苦地屡赴法国及东南亚各国。他从法国招募第一批洋匠来华工作。建厂事宜大体就绪后,便抓紧时机开工造船,并确定造船为船政中心任务。他统揽了头绪万端的大小事务,调度得法,仅一年多时间便造出了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青”号。在设厂造船的同时,日意格也重视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船政学堂的建设,从选配教员到制订教学方针,他花费心机,全面落实了“包造”、“包教”的合同条款。值得一提的是,他经手大量采购、募工、发包工程等经费,但做到账目清楚,未发现贪污劣迹。

合同结束后,其政绩主要有:筹建了第一座近代化的船舶修造厂;造成近代舰船15艘(军舰10艘、商船5艘);开设船政前后学堂,培养了造船、设计、驾驶、轮机4个专业的学生和艺徒300余名。1868年,日意格还编辑了第一部法中工具书———《福州船政学校常用技术词典》,便利了中国学生学习技术。1874年,船政大批洋员如约解聘,日意格却留任为船政顾问。

1886年2月20日,日意格病死于法国戛纳。可以说,其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与中国船政的事业结合在一起,日意格较负责地为新兴的中国造船工业工作,也获得了极为丰厚的报酬,月薪高达1000两白银(比沈葆桢还多400两),并在5年合同完成后,获得20万法郎的奖金。正如他给一位朋友信中所说:“我带了一大笔钱回法国。”

客观地说,日意格为中国乃至远东第一家造船厂的创设及最初的顺利发展,耗尽心血,施展了才干,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值得肯定的。鉴于其功绩,清政府于金钱酬劳外,也给了他诸如赏一品提督衔、花翎、穿黄马褂、一等男爵、一等宝星等荣誉。

以日意格为首的洋人造船团队

福建船政局里日意格工作过的绘描室

在日意格总监下造船

日意格画像(1835—1886年),法国军官。1835年出生于法国洛里昂。先后就学于法国瑟堡海军预备学校和法国海军学院。

扬武号木壳巡洋舰

1871年7月12日(清同治十年),福建船政建造的扬武号木壳巡洋舰开工,1872年4月23日下水,同年12月完工,造价25.4万两银。该舰是中国第一艘自制的近代化巡洋舰。1884年马江海战中被法国军舰击沉。该舰长63米,宽12米,排水量1560吨,马力1130匹,航速12节,船员200名。动力系统进口自英国格拉斯哥工厂。主炮选用了一门威斯窝斯150磅(口径190mm,炮重7.5吨)前装六角膛炮,是船政开始自造军舰至当时最大口径的火炮。该舰是福建水师的旗舰,也是马尾海校的练习舰,可见水手全员登上帆桁准备收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