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外交家、国际法泰斗厉声教逝世


在8年前的今天,2017年8月6日(农历2017年6月15日),著名外交家、国际法泰斗厉声教逝世。

  厉声教

  2017年8月6日7时38分,我国著名外交家、新中国国际法泰斗厉声教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8月16日上午9时,厉声教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厉声教同志自1956年投身中国外交事业,在50余年的外交生涯中,代表新中国参与了中缅、中印、中朝、中苏等边界谈判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等重大国际谈判,被公认为国际海洋法和中国边界与海洋事务权威专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与定稿人之一,并参与了英文本的起草与定稿工作。其研究成果曾受到毛主席与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他为国家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肯定与两次接见。在外交部的政治运动中,厉声教虽遭受冲击,但面对逆境,他仍坚持原则,始终拥护周恩来总理,终生不渝。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特为其敬献了花圈。

  厉声教同志去世前曾给家人留下三大遗愿:第一,身后事一切从简,不给国家和亲友增加负担;第二,遗体捐出,用于医学研究;第三,丧葬费用全部捐出,一部分用于老年疾病的研究,帮助更多老年人,另一部分捐给母校南京大学和上海市西中学。据其家人回忆,厉声教一生两袖清风,甘贫乐道。他生活上始终艰苦朴素,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骑了一辈子。

  2018年,厉声教同志被评为2017年逝世的十位国家脊梁人物之一。

  厉声教年轻照

  

主要贡献

 

  一、起草联合国公约,维护国家主权

  厉声教是地位仅次于《联合国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与定稿人之一,并参与了英文本的起草与定稿工作。其1973年10月就中国领海宽度问题向周恩来总理的重要建言,获得了周恩来的肯定与支持,使得中国坚持了12海里而非200海里领海宽度的主张,并最终于1982年以既定12海里领海宽度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该公约是中国历史上首次通过参与国际法的立法活动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和利益,在中国国际法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对中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本国海洋权益,保证管辖海域得到有效控制和充分开发利用以及解决南海问题等影响深远。中国最终成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要签字国家之一,周恩来、厉声教等人的努力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维护国家主权,争取中国及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海洋权益,以及对该公约的产生和顺利通过都作出了贡献。

  二、参与周边外交,维护边疆稳定

  厉声教代表新中国参与了中缅、中印、中朝、中苏等边界谈判,并在国家官方地图上的国界线标绘、解决大陆边界纠纷与岛屿矛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维护中国边疆稳定,更好地开展周边外交工作作出了贡献,也为今日继续搞好同邻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三、推进中外合作,传播中华文化

  在担任中国驻巴巴多斯代理大使期间,厉声教积极推进中巴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巩固了双边关系,为今日的中巴两国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在担任中国驻加拿大多伦多副总领事期间,在保护侨胞的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为推动加拿大华侨华人社会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向加拿大主流社会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致力文化外交,发展国家软实力

  厉声教参与、组织了一系列国内外重要学术活动,为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声誉作出了贡献。他还在通过西方知名媒体向世界更好地介绍和说明中国的同时,发挥自身外交外事经验丰富,人脉高端广博等优势,致力于文化外交,注重对外民间友好交往,促进了中西方更好地沟通和交流,为提升国家文化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配合整体外交工作大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首位在西方知名媒体开设专栏的中国外交家

  厉声教是一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外交家,是首位受邀在西方多家知名媒体开设个人专栏的中国外交家。厉声教余生一直在为争取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而不懈努力。他凭借自身在西方主流社会的影响力与公信力以及地道的英语,积极地向世界说明中国,为国家的外宣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六、培养高端人才,提携后进青年

  厉声教为国家的外交和国际法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竭尽心力,培育出了一批高端人才。他甘为人梯,积极提携后进青年。他还曾兼任多所知名学府、智库的客座教授与名誉顾问,将自己平生所学倾囊传授给新一代的有志青年,同时为国家的外交、外宣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其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包括外交实务、国际法、中美关系、跨文化沟通、外交史、国际传播等。

  七、潜心文史,精研国学

  厉声教在繁忙的外交工作之余,还曾致力于文史和外交史等方面的研究,有“诗人外交家”和“外交活字典”之称,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其在国学文史方面造诣颇深,同时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有“当代诗词名家”之美誉。他的作品影响深远,其中《望海潮·悼周恩来总理》和《癸丑年九月怀周总理》被公认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诗词当中的经典之作。

  

人物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对于厉声教同志有着较高的评价,称其“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外交路线,努力开展外交活动,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退休后仍然十分关心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衷心拥护党中央的领导”。同时评价其“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工作勤奋,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恳待人,作风正派”。并对其一生进行了总结,称厉声教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把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他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他是一位好党员、好同志、好干部。他的优秀品质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在政治运动中,厉声教同志虽遭受冲击,多次被下放劳动改造,但面对逆境,他仍坚持原则,始终拥护周恩来总理,依然坚信党和组织,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

  光明网:“厉声教为国家的外交、外宣与教育事业尽瘁毕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边疆稳定,争取中国在国际上的海洋权益,以及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等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义网:“厉声教是身兼政治家、学者、教育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杰出外交家,在多个领域均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原驻俄罗斯大使武韬:“声教同志,敦厚勤勉,谦谦君子,风范长存。”

  中共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毛泽东英语翻译唐闻生:“声教同志英语很好,是一位钻研业务的学者型干部,在外交部文化大革命中反对极左。”

  著名国际法学家周鲠生对厉声教十分欣赏,对其在波兰领土变迁和德波边界寇松线问题等领土边界问题方面的研究赞誉有加。

  中国外交部原翻译室主任、中国原驻卢森堡大使、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夫人施燕华:“我和建民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曾和声教同事一段时间并建立友谊,特别是他们俩曾一起参加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工作,经常互相切磋。声教对工作的细致认真令人钦佩,对一些问题都能把来龙去脉讲得一清二楚。建民生前也经常和我谈起他,称赞他为人正派,事业心强。退休后我多次在外交部与他同桌吃饭,发现他仍为外交部国际法方面的人才培养殚精竭虑。”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外交部条法司原司长黄惠康:“厉老对国家的外交条法事业贡献良多,海内外条法人将永远铭记在心。厉老对司里的工作十分关心,特别是为整理司史竭尽心力。现在悬挂在司会议室的条法司简史就凝聚了他老人家的智慧和奉献。”

  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欧阳玉靖:“厉老是我国从事边界与海洋事务工作的外交官中硕果仅存的老专家,他的逝世令人痛惜。厉老是我们为数不多的老同行、老前辈之一,在历届条法司同事中都很有口碑,我们都非常敬重他。厉老高风亮节,淡泊名利,一生为人坦诚,默默奉献,为国家的条法与边海事业作出了大量的贡献。特别是退休后,仍继续积极地为国家边海事业发挥余热。这种忘我的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时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颖:“厉声教是一个很出色的外交家,他英语非常好,专业也很扎实。他一辈子兢兢业业,不求名,不求利,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学者型外交官。厉声教对周恩来总理主持外交大政与成就,是钦佩、信服与忠诚执行的。可以说,他遵守我国外交工作的原则与作风,终生不渝。他忠贞爱国,且很有情趣,思想境界也很高。作为外交官,他宣扬了国家,团结了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象中心原主任李泽春:“声教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官,代表国家参与了多个重大的国际谈判,并获得了周恩来总理的肯定,是我们市西中学最杰出的同学之一。声教为人,光风霁月,至真至纯,从来‘事无不可对人言’。他于功名利禄并不如何计较,终其一生都保有一颗勤勉务实,淡泊宁静的赤子之心,这固然令他长葆谦和沉着的气度,却也令人误以为是因他过得一帆风顺。唯有真正懂得他的人,才知道他的‘不动声色’,是遭遇过多少磨难与坎坷后的淡然。较之于他丰溢的才华与贡献,他这一生,终是歉收了。”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原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邹一民:“厉声教同志一生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认真负责,敢于谏言,勤奋刻苦,努力钻研,学习和掌握各种新知识。在政治运动中,为人正直,不随波逐流、虚伪冷漠。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和善,生活纯朴,与人无争。尽管老厉曾受磨难,但他仍能乐观从容地面对一切,他是个坚强乐观的人。”

  中国驻约翰内斯堡总领事阮平:“厉老永远是我们最敬重的领路人。他为人谦逊,没有架子,深受我们年轻人喜爱。他不势利,正直让我们钦佩。他看问题全面,分析事件深刻。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则让我们一辈子受益。”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裕国:“厉老温良敦厚,博学儒雅,提携子弟,视如一家。共事数载,受教非浅,为友一生,细雨春风。外交部条法司是个群英荟萃的地方。能让这些哥们奉之如师如友,几十年不离不弃,只有厉老!其真性情待人,真性情做事,没有矫饰,没有心机,这品质在上一辈外交官里(就我所见所识)绝无仅有,以至于与其相处,常常使我反躬自省。为人能纯净如斯,纯真如斯,堪为楷模!”

  加拿大国会议员余欣龙和安省华人自由党协会(现加拿大华人自由党协会)主席郭伟光等曾联名致函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函中写道:“厉声教副总领事,为人善良,多才多艺,建树良多。为中国和加拿大的邦交,建立更好的发展机会,又关心华人社区繁荣安定和团结,更促进中加人民友谊的发展,实为外交使节的模范。”

  加拿大10余个最有影响力的华侨团体负责人曾联名致函外交部、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和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函中写道:“由于我们的总部都是设在多伦多,所以在和总领事馆的长期联系过程中,厉声教副总领事的谦谨、儒雅的学者风度,和工作认真及负责的态度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处事诚恳,即使意见不同,也能给我们愉快地解决问题,实在难能可贵。最近传闻,厉副总领事即将调回祖国,我们各侨团深感不安,我们代表各自组织所有的会员诚恳地向贵部、大使先生及总领事先生提出不情之请,希望能挽留厉副总领事,和我们共同工作多一段时间。我们对他的敬业精神十分敬佩,除上班时间外,他总是尽量安排时间出席侨社的各种活动直到深夜,并为侨社的团结及和平相处做了很多实事。”

  在另一封“加拿大多伦多各界华人”致外交部和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总领馆的联名函件中,加拿大各华人社团代表联名写道:“我们从工作的接触及日常的交往中,认识到厉声教副总领事是一位才德兼备的中国外交家,深受多伦多各界华人的敬重。他为多伦多华人、华侨做了很多有益的事,特别是促进华人社团间的团结合作与沟通对中国的了解及热爱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我们感到,正当厉声教副总领事对多市华界能做出更大贡献的时候,即要被调离回国,乃是多市华人及驻多总领馆的巨大损失,令人深感遗憾。为此,我们愿不怕冒昧,特联名呈函阁下,祈望能让厉声教副总领事在多伦多继续工作一段较长的时间,则是多伦多各界华人之幸也。”

  大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主席伍卓生和秘书长林君在致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的函件中写道:“记得去年十一月间侨办副主任张伟超先生访问多伦多时,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些社团人士谈及总领馆人手不足(侨务方面),十分希望主持侨务工作的厉声教副总领事能有机会留任多些日子。大家都觉得厉副总要被调回国,实令人感到惋惜,也是总领馆及侨界的损失。本会注意到,厉声教先生来多伦多任职以来,对侨务工作热忱投入,工作出色,深受侨社的好评。本会对此深表认同。为此特冒昧致函阁下,并请代转达中国外交部,对本会及一些社团朋友的上述意见给予考虑。”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崔功豪:“声教是我的老同学、一个老老实实做事做人的好人。他在大学时期驰骋球场的风采,谦逊待人的品格,聪慧的头脑,优秀的学习成绩,俊秀而高颜值的容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杰已逝,唯留千古。”

  

厉声教传奇一生回顾

 

  1961年1月,26岁时的厉声教与父亲民国著名教育家厉麟似、母亲上海钢琴家唐丽玲

  我国著名外交家厉声教是在过去一年里逝世的一位国家脊梁人物。他是真正由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外交家,曾获得周恩来总理的赏识与肯定。他是地位仅次于《联合国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与定稿人之一,新中国国际法泰斗。他曾代表新中国参与了多个重大国际谈判,为争取中国在国际上的权益和话语权,以及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等均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身兼政治家、学者、教育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杰出外交家”和“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他的研究成果曾受到毛主席与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8月6日是厉声教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日。让我们通过一张张历史老照片回顾其传奇一生。

  1952年高中毕业时的厉声教

  厉声教极具体育天赋,足球和篮球球技均十分出众,在市西中学就读期间已在上海市小有名气。图为1952年9月,上海市市西中学骏骥篮球队(前排右一为厉声教)。

  1952年,厉声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图为1953年冬,18岁时的厉声教在南京大学北大楼雪松处(雪松是南大坚忍不拔奋发精神的象征)。

  大学时期,厉声教的运动天分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他不仅是南京大学校足球队和篮球队的主力队员,还被选拔为南京市足球队和篮球队的队员,并在南京大学首届校运会上夺得男子100米短跑季军,多次代表所在城市参加地区及全国性体育比赛,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图为1955年,南京市足球队队员合影(第一排右二为厉声教)。

  据厉声教大学同班同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颖回忆:“厉声教人非常挺秀,篮球打得特别好,是南京大学篮球校队的主力队员。他学习成绩优异,英语也非常好,是品学兼优,诗书传家的学子。”图为1956年7月,从南京大学毕业前,赴陕北无定河流域进行生产实习期间的厉声教。

  据厉声教大学同班同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颖回忆:“厉声教毕业的时候,因为外语又好,业务又好,所以就被分到了外交部。”图为1956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时的厉声教。

  进入外交部后,厉声教成为外交部篮球队主力队员、队长兼教练。中年以后改打乒乓球,曾获外交部乒乓球比赛冠军,并亲历了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建交。图为1957年,外交部篮球队合影(后排左一为队长兼教练厉声教)。

  1957年5月,进入外交部后,22岁时的厉声教在北京天坛。

  厉声教进入外交部后被部里作为条约法律司老专家刘泽荣的接班人加以重点培养和锻炼,参与了一系列关于新中国的边界谈判等重大工作,并在国家官方地图上的国界线标绘、解决大陆边界纠纷与岛屿矛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条约法律司是当时外交部最为重要的部门之一。图为1957年,外交部街24号北楼前,外交部条约法律司部分人员合影(后排左二为厉声教)。

  有“诗人外交家”和“当代诗词名家”之称的厉声教自幼随父修习国学与西学,六岁能作对联,八岁便能赋诗。寄情故乡山水的厉声教曾留下不少吟咏故乡杭州的诗词佳作,如:《浣溪沙?甲戌年夏梦曲院荷花》、《辛卯孟春谒厉杭二公祠》、《访二公祠寻厉公墓不获》等。图为1958年,厉声教从外交部休假回杭,泛舟西湖。

  厉声教1960年撰写的调研报告《波兰领土变迁》及对于德波边界寇松线问题的研究等曾获得中央领导的关注与重视,并在外交系统内引起广泛影响,获得高度评价。图为1960年,外交部部分人员合影(后排左三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后排右二为厉声教、右三为冀朝铸)。

  20世纪60年代,厉声教曾全程参与中国与缅甸边境协议的谈判。该协议是中国与邻国第一个领土协议,并成为之后领土谈判和协议的范例。图为1960年5月,赴云南卡瓦山区勘察中缅边界时的厉声教与云南省军区为其配备的护卫小分队合影(前排左一为厉声教)。

  1960年夏,赴云南勘察中缅边界时的厉声教(左)与前来接待的云南省军区副司令丁荣昌。

  1961年11月,26岁时的厉声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

  1962年至1964年间,厉声教曾在外交学院进修。图为1964年夏,29岁时的厉声教在外交学院。

  厉声教作为中国代表团顾问参加了自1972年3月到1982年12月长达十年历期的联合国海底委员会会议和随后的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与定稿人之一,并参与了英文本的起草与定稿工作。图为1972年8月,瑞士日内瓦,中国出席联合国海底委员会会议代表团全体成员(右一为厉声教)。

  1973年4月,联合国大楼前,中国出席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代表团全体成员(右七为厉声教,左二为吴建民)。

  1973年12月,厉声教代表中国出席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一期会议。

  1987年,在中国与巴巴多斯建交十周年之际,厉声教被任命为中国驻巴巴多斯代理大使。他积极推进中巴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为今日的中巴两国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图为1987年,中国驻巴巴多斯代理大使厉声教(右)与西印度杰出政治家、巴巴多斯“独立之父”、首任总理兼时任总理巴罗(Errol Barrow)在中国大使馆。

  从巴巴多斯卸任后,厉声教被任命为中国驻多伦多副总领事。他在任期间为推动中加文化交流贡献良多。1995年9月25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特向厉声教颁发奖状,向厉声教为中加两国教育文化交流所作之贡献致敬。图为1995年2月,支持“春蕾计划”的华裔教育界人士与中国驻多伦多副总领事厉声教(中)合影(1995年2月28日《星岛日报》,记者魏徵琴摄)。

  在任中国驻多伦多副总领事期间,厉声教主管侨务和签证等工作。他在保护侨胞的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深受多伦多广大华侨华人们的景仰和爱戴。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颖回忆:“我在加拿大的小女儿朱耕亦在多伦多市参与华人活动,深知在多伦多聚集的华人很多,无论来自大陆或台湾的华侨均为厉声教热心支持华侨活动而竖大拇指,众口皆碑地钦佩。他在多伦多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他对华侨十分关心,为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在多伦多华侨中很有口碑。”

  加拿大国会议员余欣龙和安省华人自由党协会(现加拿大华人自由党协会)主席郭伟光等曾联名致函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函中写道:“厉声教副总领事,为人善良,多才多艺,建树良多。为中国和加拿大的邦交,建立更好的发展机会,又关心华人社区繁荣安定和团结,更促进中加人民友谊的发展,实为外交使节的模范。”

  加拿大10余个最有影响力的华侨团体负责人曾联名致函外交部、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和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函中写道:“由于我们的总部都是设在多伦多,所以在和总领事馆的长期联系过程中,厉声教副总领事的谦谨、儒雅的学者风度,和工作认真及负责的态度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处事诚恳,即使意见不同,也能给我们愉快地解决问题,实在难能可贵。最近传闻,厉副总领事即将调回祖国,我们各侨团深感不安,我们代表各自组织所有的会员诚恳地向贵部、大使先生及总领事先生提出不情之请,希望能挽留厉副总领事,和我们共同工作多一段时间。我们对他的敬业精神十分敬佩,除上班时间外,他总是尽量安排时间出席侨社的各种活动直到深夜,并为侨社的团结及和平相处做了很多实事。”

  在另一封“加拿大多伦多各界华人”致外交部和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总领馆的联名函件中,加拿大各华人社团代表联名写道:“我们从工作的接触及日常的交往中,认识到厉声教副总领事是一位才德兼备的中国外交家,深受多伦多各界华人的敬重。他为多伦多华人、华侨做了很多有益的事,特别是促进华人社团间的团结合作与沟通对中国的了解及热爱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我们感到,正当厉声教副总领事对多市华界能做出更大贡献的时候,即要被调离回国,乃是多市华人及驻多总领馆的巨大损失,令人深感遗憾。为此,我们愿不怕冒昧,特联名呈函阁下,祈望能让厉声教副总领事在多伦多继续工作一段较长的时间,则是多伦多各界华人之幸也。”

  大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主席伍卓生和秘书长林君在致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的函件中写道:“记得去年十一月间侨办副主任张伟超先生访问多伦多时,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些社团人士谈及总领馆人手不足(侨务方面),十分希望主持侨务工作的厉声教副总领事能有机会留任多些日子。大家都觉得厉副总要被调回国,实令人感到惋惜,也是总领馆及侨界的损失。本会注意到,厉声教先生来多伦多任职以来,对侨务工作热忱投入,工作出色,深受侨社的好评。本会对此深表认同。为此特冒昧致函阁下,并请代转达中国外交部,对本会及一些社团朋友的上述意见给予考虑。”

  1995年4月,中国驻多伦多副总领事厉声教(中)与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外交官及加拿大知名侨领在宴会上(1995年4月21日《星岛日报》,记者张士雄摄)。

  图为1995年7月28日刊登于《明报》的一张照片,香港影星李子雄夫妇与中国驻多伦多副总领事厉声教(中)一起合影。

  1996年2月,中国驻多伦多副总领事厉声教(中)出席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云南赈灾活动(1996年2月14日《星岛日报》,记者张士雄摄)。

  厉声教(左)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厉声教父亲厉麟似与邹家华之父邹韬奋曾一同并肩,参与和领导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两家为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