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罗斯战役


在1274年前的今天,751年7月27日(农历751年7月1日),怛罗斯战役。

怛罗斯战役,又称怛逻斯之役或但逻斯之役。是中国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新兴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怛罗斯战役是一场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东西方帝国间的直接碰撞。

公元8世纪前期,中国正处在大唐盛世的顶峰——开元盛世。此时的大唐王朝,国力达到顶峰,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只有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在先知穆罕默德和四大正统哈里发的努力下,建立了横跨三大洲的大帝国。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在东方的最高长官哈贾吉·本·优素福应许他的两个大将——穆罕默德和古太白·伊本·穆斯林,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认命谁做中国的长官。于是前者征服了印度的边疆地区,后者征服了大片中亚地区,但谁都没能跨国中国的国界。开元三年和五年,突骑施联合吐蕃、大食兵向安西四镇发动过两次战争,均被击退。两次战争的失败使阿拉伯帝国的东进暂时停止。

唐王朝此时西部还有吐蕃这一强大对手威胁着帝国在西域的统治,但天宝六年(公元747)和9年(公元750)高仙芝的两次长途奔袭作战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也使得高仙芝这个高句丽后裔在西域声名显赫,成为西域四镇节度使,大唐王朝在中亚的扩张也随之达到极点。与此同时,阿拉伯帝国国内发生革命,750年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中国史称黑衣大食)取代了倭马亚王朝(旗帜尚白,中国史称白衣大食)。高仙芝打算利用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逆的千载难逢良机,剪除大食羽翼,逐步恢复唐朝在岭外地区的主权。于是一个名为石国的西域小国成了牺牲品。750年,唐以西域藩国石国“无藩臣礼”,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领兵征讨,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允诺和好。不久高仙芝违背诺言,攻占并血洗石国城池,掳走男丁,格杀老人、妇女和儿童,搜取财物,俘虏石国国王,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将被俘的国王献于玄宗面前,并应赫赫战功被授予右羽林卫大将军,并将石国国王斩首。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遂向大食的阿拔斯王朝求救。大食援军计划袭击唐朝西域四镇,高仙芝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高仙芝率领番汗联军长途奔袭,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唐朝要在中亚树立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唐朝的挑战。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高仙芝素来是一个以擅长长途奔袭、出其不意接近对手,迅速将敌人一举击溃的将领。此番他率领番汗联军三万余众长途奔袭,深入七百余里,到达怛罗斯城下。怛罗斯具体在什么地方现已无法考证,此时的阿拔斯王朝也在积极备战,已于唐军到达之前做好守城准备。751年7月27日,唐军无奈只得围城仰攻。孙子曾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强攻城池大量消耗有生力量,还易耗损士气,唐军久攻不下,乘此机会,阿拉伯军队的精锐士兵火速赶到怛罗斯城下完成对唐军合围。

战争从攻城战变为野战。双方步兵阵法在伯仲之间,阿拉伯人的优势在于骑兵和兵员上的绝对优势,再加上天时地利,在后勤和情报上也占有绝对优势,再则是兵员,阿拉伯士兵对于宗教的狂热,坚信为圣战而死后将升入安拉所在的天国,而唐军则多是以厚赏来激发士气,劳师远征的唐军在士气上和精神支撑上显然也不如阿拉伯人。即使如此,唐军仍然在战役初期压制着阿拉伯军队,这源于唐军的秘密武器——弩,凭借着强弓硬弩,以及高仙芝手下的两万余安西都护府精锐的府兵,唐军一度压制着阿拉伯军队,但人数上的劣势无法使其击垮对手。打了战役的第五天,战局发生重大逆转,高仙芝的盟军西突厥葛逻禄部转向阿拔斯王朝,切断唐军步骑之间的联系,唐军阵型大乱,阿拉伯军队在此情形下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突进唐军阵中,唐军顿时溃不成军。势威之时,副将李嗣业劝高仙芝弃军逃跑,于是高仙芝、副将李嗣业和别将段秀实收拢残部向安西逃遁,途中恰逢大唐联军的拔汗那兵也溃逃至此,兵马车辆拥挤堵塞道路。李嗣业唯恐大食追兵将至,杀死百余名拔汗那军士才得以率先通过。别将段秀实责备李嗣业说:“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李嗣业甚感惭愧。最后高仙芝等和数千名唐军逃至安西。

此役之后,唐军在安西的军事实力大打折扣,失去了在中亚的控制权,几乎与此同时,唐王朝在南诏、契丹的军事行动均惨遭失败,中亚个附属国开始倒向阿拉伯帝国,天宝14年,安史之乱发生,高仙芝也在这次动乱中因玄宗听信宦官谗言被杀。但阿拉伯帝国经此一战也损失惨重,意识到东进的强大阻力,加上吐蕃的崛起形成唐、阿之间的一道屏障,赢得怛罗斯之战的东方总督及其部将因功高盖主被杀,阿拉伯帝国再也没有发兵东来。巧合的是,在怛罗斯之战中被阿拉伯人俘虏的唐军中有很多的匠人,他们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地区,并由阿拉伯传入欧洲,造纸术的西传为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带来了曙光,也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带来了重大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