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斯陀字母字符Avestan
U+10B00 - U+10B3F
- 𐬀U+10B00
- 𐬁U+10B01
- 𐬂U+10B02
- 𐬃U+10B03
- 𐬄U+10B04
- 𐬅U+10B05
- 𐬆U+10B06
- 𐬇U+10B07
- 𐬈U+10B08
- 𐬉U+10B09
- 𐬊U+10B0A
- 𐬋U+10B0B
- 𐬌U+10B0C
- 𐬍U+10B0D
- 𐬎U+10B0E
- 𐬏U+10B0F
- 𐬐U+10B10
- 𐬑U+10B11
- 𐬒U+10B12
- 𐬓U+10B13
- 𐬔U+10B14
- 𐬕U+10B15
- 𐬖U+10B16
- 𐬗U+10B17
- 𐬘U+10B18
- 𐬙U+10B19
- 𐬚U+10B1A
- 𐬛U+10B1B
- 𐬜U+10B1C
- 𐬝U+10B1D
- 𐬞U+10B1E
- 𐬟U+10B1F
- 𐬠U+10B20
- 𐬡U+10B21
- 𐬢U+10B22
- 𐬣U+10B23
- 𐬤U+10B24
- 𐬥U+10B25
- 𐬦U+10B26
- 𐬧U+10B27
- 𐬨U+10B28
- 𐬩U+10B29
- 𐬪U+10B2A
- 𐬫U+10B2B
- 𐬬U+10B2C
- 𐬭U+10B2D
- 𐬮U+10B2E
- 𐬯U+10B2F
- 𐬰U+10B30
- 𐬱U+10B31
- 𐬲U+10B32
- 𐬳U+10B33
- 𐬴U+10B34
- 𐬵U+10B35
- 𐬹U+10B39
- 𐬺U+10B3A
- 𐬻U+10B3B
- 𐬼U+10B3C
- 𐬽U+10B3D
- 𐬾U+10B3E
- 𐬿U+10B3F
阿维斯陀语是一种古老的印欧语言,属于伊朗语支的东伊朗语,亦是波斯古经《阿维斯陀》成书时所使用的语言。“阿维斯陀”一词与印度的“吠陀”相似,所以有语言学家认为这是伊朗语族与印度诸语相近的一个历史印证。
阿维斯陀语现时一般被归入东伊朗语支。这种语言跟西伊朗语族语言间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阿维斯陀语有很丰富的元音,而且它同时保存了颚音和咝音。部分语言学家认为是一种印欧语开始分化(即咝音化)的现象,可以看到原来古印欧语丰富的颚音已开始简化,并开始出现咝辅音。但亦有语言学家认为这其实表明东伊朗语族和西伊朗语族本来就是不同的语种,而西伊朗语种更应该被归入闪含语系,而不是现在的印欧语系。 对于这种现象,语言学家有不同的意见。这是因为东、西伊朗的分离,我们到现在还未有较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亦由于阿维斯陀语并没有演化成今日语言中的其中一种,而昔日的文本亦已残破不堪,使我们难以把它与今日伊朗诸语作比较,使它的分类不确定。要解释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阿维斯陀语的jwa(生命)这个字来入手。在字面上,它与同语族的粟特语 žw及于阗语(一种塞语的方言) juv-的较古波斯语的jīva更为接近,但阿维斯陀语的语言特质,很可能只是文书上的分别,而不是话语上的分别。而事实上,与阿维斯陀语同一时期的语言,就只有古波斯语在地理位置上比较接近。
阿维斯陀语是祆教经典《阿维斯塔》的语言。《阿维斯塔》文本中没有南伊朗地理的痕迹。被提到的最西端的地方可能就是“锁罗亚斯德人所谓的拉狭(Zoroastrian Raγā)”。可能它指的就是大流士比斯顿(Biston,又译“比斯通”)铭文中的米堤亚的拉加(Ragā)以及就在今日德黑兰南边的拉伊(Ray),但这还十分不能确定。 《阿维斯塔》文本中最古老的语言(古阿维斯陀语)与古印度的犁俱吠陀的语言十分近似,都是印欧语的古老形式。与古阿维斯陀语相比,较后期《阿维斯塔》的语言(新阿维斯陀语或后期阿维斯陀语)与最早期的古波斯语铭文更形相似。因此,从公元前两千纪后半叶到阿赫门尼德时期开始,阿维斯陀语(古阿维斯陀语)在伊朗东部和东北部被使用并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