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字符Bopomofo
U+3100 - U+312F
- ㄅU+3105
- ㄆU+3106
- ㄇU+3107
- ㄈU+3108
- ㄉU+3109
- ㄊU+310A
- ㄋU+310B
- ㄌU+310C
- ㄍU+310D
- ㄎU+310E
- ㄏU+310F
- ㄐU+3110
- ㄑU+3111
- ㄒU+3112
- ㄓU+3113
- ㄔU+3114
- ㄕU+3115
- ㄖU+3116
- ㄗU+3117
- ㄘU+3118
- ㄙU+3119
- ㄚU+311A
- ㄛU+311B
- ㄜU+311C
- ㄝU+311D
- ㄞU+311E
- ㄟU+311F
- ㄠU+3120
- ㄡU+3121
- ㄢU+3122
- ㄣU+3123
- ㄤU+3124
- ㄥU+3125
- ㄦU+3126
- ㄧU+3127
- ㄨU+3128
- ㄩU+3129
- ㄪU+312A
- ㄫU+312B
- ㄬU+312C
- ㄭU+312D
- ㄮU+312E
- ㄯU+312F
注音符号,原名注音字母,简称注音,是标准汉语标音系统之一,以章太炎编创的“纽文”、“韵文”为蓝本,1912年由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发布,1930年改为现名。经过百年演变,现有37个字母(声母21个、介音3个及韵母13个)。中华民国自建国之初以来一直以注音符号为国语(现代标准汉语)的主要拼读工具,也是小学国语教育必修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在1958年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前使用之。
朝末年,自1892年起出现汉语发音教育的革命,许多知识分子研拟汉字的拼音符号系统,史称“切音字运动”,此运动出现许多套改造汉字的方案。其中,章太炎的“纽文”与“韵文”方案后来成为注音符号的前身。章太炎在1906年6月之后,第3次避难日本,他成为当时日本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主编。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民报》第21号,刊登章太炎的〈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一文,文中发表他创造的36个“纽文”,22个“韵文”,是为今日注音符号的前身。因为当时的中国汉字仍是用二千年以来的“反切”方法,用汉字注音,相当不便。章太炎模仿日语假名文字,以“简化偏旁”的办法,利用汉字小篆的结构,创造一套记音字母。
在台湾,小学生学习汉字前,必须上十周的注音符号教学课,也有不少幼稚园亦已经教授。日常生活中,注音符号既用来标注生僻字,亦是常用的汉字输入法,其推广相当普遍,多数电脑使用者均熟练使用。在闽南话、客家话的教学上,也有使用增加符号的方音拼写方案。在中国大陆,学校一般不教注音符号,民间也不会使用注音符号,但是一些字典、词典都通过汉语拼音注音符号并列使用的方式给字词注音,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至于香港和澳门地区,绝大多数人口以粤语为母语,即使学校课程里有普通话,教的也是汉语拼音,学生常用的字典未必会标上注音符号,民众对它就更陌生。
注音声调采用黎锦晖的提案:四声调号标在韵母右上角,而轻声在直写时则是标在整个字音上头,横写时标在整个字音前头。轻声只是将字轻读,一般而言不列入四声。依照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35年规定,注音符号的“ㄧ”在直写时要写成“一”、而横写时写成“丨”。台湾国语教育一般使用直写,故在台湾一般人并没学过“丨”,在横写时亦写成“一”。但为因应电脑化,要输入直的“丨”较为困难,故2008年,横式以写成“一”为原则,亦可写成“丨”。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于提倡横写,故字典等采用的注音符号字型,都固定造成“丨”的形状。注音符号诉求系统性采用基底形式标音,而非实际念法的表层形式。故某些特殊符号组合时会有音变现象,一般人不注意并不会发觉,代表脑中已有一个音韵规则。注音与拼音系统其他相异之处还有:如果“ㄧ、ㄨ、ㄩ”为音节之开头音时,需增加或改写成“y、w”以符合拼音的规则,详见汉语拼音或威妥玛拼音主条目。“ㄦ”在单一音节写作“er”或“êrh”,但作儿化韵尾时仅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