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粟特字母字符Old Sogdian
U+10F00 - U+10F2F
- 𐼀U+10F00
- 𐼁U+10F01
- 𐼂U+10F02
- 𐼃U+10F03
- 𐼄U+10F04
- 𐼅U+10F05
- 𐼆U+10F06
- 𐼇U+10F07
- 𐼈U+10F08
- 𐼉U+10F09
- 𐼊U+10F0A
- 𐼋U+10F0B
- 𐼌U+10F0C
- 𐼍U+10F0D
- 𐼎U+10F0E
- 𐼏U+10F0F
- 𐼐U+10F10
- 𐼑U+10F11
- 𐼒U+10F12
- 𐼓U+10F13
- 𐼔U+10F14
- 𐼕U+10F15
- 𐼖U+10F16
- 𐼗U+10F17
- 𐼘U+10F18
- 𐼙U+10F19
- 𐼚U+10F1A
- 𐼛U+10F1B
- 𐼜U+10F1C
- 𐼝U+10F1D
- 𐼞U+10F1E
- 𐼟U+10F1F
- 𐼠U+10F20
- 𐼡U+10F21
- 𐼢U+10F22
- 𐼣U+10F23
- 𐼤U+10F24
- 𐼥U+10F25
- 𐼦U+10F26
- 𐼧U+10F27
古粟特字母收录了一群彼此相关、且非草书体的字母。此类字母曾在公元3至5世纪。
粟特语是东伊朗语支的一种语言,曾通行于中亚粟特地区,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粟特语和巴克特里亚语、塞语、中古波斯语、安息语一样被视为中古伊朗语中最重要的语言。粟特语有大量存世文献。粟特语一般被分类在伊朗语支东伊朗亚语支下,但这种分类反映的是语言联盟关系而非语言亲缘关系。目前并无明显证据证明粟特语的早期形式(上古粟特语)的存在,然而古波斯语铭文中提及了粟特地区,表明在此地区直到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代仍然存在另一种不同的、可以辨析的粟特语。与于阗语类似,粟特语较之中古波斯语语法和词法更为保守。 现代东伊朗亚语支的雅格诺比语是粟特语在粟特之南Ustrashana地区方言的后裔。
在唐代,粟特语是丝绸之路上广袤中亚地区的通用语,并从丝绸之路沿线语言引入了大量借词(例如tym(“旅店”),借自中古汉语 /tem/店),从而积累了丰富的词汇。粟特语因其经济和政治重要性,在八世纪早期伊斯兰征服粟特之后数个世纪得以继续使用。八世纪通行于Ustrashana( 首都为Bunjikat,在今天塔吉克斯坦伊斯塔拉夫尚附近)的一种粟特语方言演变为现代的雅格诺比语,由雅格诺比人使用至今。除一件未发表的婆罗米文粟特语文书外,曾用来书写粟特语的文字共有三种,即 摩尼文 、叙利亚文和粟特文。这三种文字都衍生自阿拉米文。摩尼文用来书写摩尼教粟特语文献,出自吐鲁番,现藏柏林。叙利亚文用来书写景教粟特语文献,全部出自bulayiq,内容包括圣经、赞美诗,现藏于柏林。区分元音。粟特文粟特语文献数量最大,既包括宗教文献也包括世俗文献,其中于敦煌发现的佛教文献占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