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字母字符Shavian
U+10450 - U+1047F
- 𐑐U+10450
- 𐑑U+10451
- 𐑒U+10452
- 𐑓U+10453
- 𐑔U+10454
- 𐑕U+10455
- 𐑖U+10456
- 𐑗U+10457
- 𐑘U+10458
- 𐑙U+10459
- 𐑚U+1045A
- 𐑛U+1045B
- 𐑜U+1045C
- 𐑝U+1045D
- 𐑞U+1045E
- 𐑟U+1045F
- 𐑠U+10460
- 𐑡U+10461
- 𐑢U+10462
- 𐑣U+10463
- 𐑤U+10464
- 𐑥U+10465
- 𐑦U+10466
- 𐑧U+10467
- 𐑨U+10468
- 𐑩U+10469
- 𐑪U+1046A
- 𐑫U+1046B
- 𐑬U+1046C
- 𐑭U+1046D
- 𐑮U+1046E
- 𐑯U+1046F
- 𐑰U+10470
- 𐑱U+10471
- 𐑲U+10472
- 𐑳U+10473
- 𐑴U+10474
- 𐑵U+10475
- 𐑶U+10476
- 𐑷U+10477
- 𐑸U+10478
- 𐑹U+10479
- 𐑺U+1047A
- 𐑻U+1047B
- 𐑼U+1047C
- 𐑽U+1047D
- 𐑾U+1047E
- 𐑿U+1047F
萧伯纳字母是一套 字母系统,以新字母的制定,希望革除英语传统拼法上的困难。此套字母受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资助并以其命名。萧氏对新字母的要求提出了三项原则:(1) 至少有 40个字母;(2) 尽可能符合“一字一音”关系(音位与字位具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3)与拉丁字母 区隔,以避免将新字母视为单纯的“拼写错误”。
萧伯纳字母包含“高、深、短”三种形式的字母(tall, deep and short)[1],短字母包含元音、流音(r,l)及鼻音;高字母(除了Yea /j/ ?和Hung/ŋ/?)都是清辅音。高字母上下倒转之后,维持字体主干位置,将其升部转为降部,即成为深字母表示同部位浊辅音之发音(除了 Haha /h/ ?),也因此这套字母具有部分特征文字的特点。
这套字母并不像拉丁字母有大小写的区别;碰上专有名词时,会使用“专名点”(·)书写于名称之前。其余的标点符号则与传统英语标点符号相同。
除了R音化元音以上列之连字符形式呈现,拼写上基本以英国标准发音之音位区辨为准。大部分的英语方言变体皆可以此方式书写,但在部分方言中,有元音音位混合的情型,则难以一一对应。例如北美方言通常不区辨?/ɑː/及?/ɒ/( en:father–bother merger)。加拿大英语及美式英语,特别是在西部及美加边界)。甚至与?/ɔː/音位归并 (en:cot–caught merger )。另外,一些美洲方言,在鼻音前?/ɛ/和?/ɪ/音位也有归并现象 (en:pin–pen merger)。 虽然无法表示 重音的方式,但在大部分的情况之下,可以从非重音的元音发音区别重音不同的单字。例如:convict/ˈkɒnvɪkt/和convict/kənˈvɪkt/各可以拼作???????和???????。此外,部分常用词也以单字母的形式作为简略的写法,例如:the(?)/ð/,of(?),and (?)/v/,to(?),and often for(?)/f/。
萧伯纳字母是一种特征文字,特征文字是一种无任意形状的字母,但用来编译他们所表现音素的音韵特征。术语特征由英国人杰弗里·桑普森为描述朝鲜语中的谚文以及皮特曼速记法而引入。其他的字母也许有有限的“特征”成分。许多使用拉丁字母的语言使用附加符号,这些常常被看作单独的字母。例如波兰语字母中辅音的硬颚音包含锐音符。现代土耳其语字母在元音上标上一两点来表示前元音。日本语中的假名音节表用浊点表示清浊音,国际音标(IPA)中也有部分特征成分,比如在字母下面向左拐的“钩”表示闭塞音,ɓ ɗ ʄ ɠ ʛ,向右拐的表示卷舌音,ʈ ɖ ʂ ʐ ɳ ɻ ɽ ɭ。国际音标中的附加符号也同样有“特征文字”之功能。傈僳语所使用的老傈僳文将表示不送气音的字母P/p/,T/t/,F/ts/,C/tʃ/以及K /k/ 旋转180度来表示送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