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丠

qiūㄑㄧㄡ



部首笔画

部首: 部外笔画:5 总笔画:6 UNICODE:4E20

五笔:UXGF 仓颉:LPM 郑码:TIRA 四角:12101

笔画顺序:竖、横、提、撇、竖弯钩、横


基本字义

丠 qiū ㄑㄧㄡˉ 
  1. 古“丘”字。

外语翻译

  • 英语:hill; elder; empty; a name

《康熙字典》

【集韻】丘本字。【說文】丠,土之高也,非人爲之。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丠南,故从北。

又【集韻】補過切,音播。關東謂塚大曰丠。


说文解字

土之高也,非人所爲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崐崘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爲丘。象形。凡丘之屬皆从丘。今隷變作丘。𡊣,古文从土。去鳩切


(丘)土之高也。大司徒注曰。土高曰丘。非人所爲也。釋丘曰。非人爲之丘。謂非人力所爲也。从北。从一。會意。去鳩切。古音在一部。讀如欺。漢時讀入今之尤韵。故禮記嫌名注曰。宇與禹、丘與區之類。漢時區亦去鳩切也。一、地也。釋从一之意。人凥在丠南。故从北。釋从北之意。中邦之凥在昆侖東南。昆侖下當有丘字。嫌人居不必在丘南。故言倉頡造字之初取意於此。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爲丘。淮南墬形訓注曰。四方而高曰丘。象形。與上會意別。凡丠之屬皆从丠。

(㘳)古文从土。从土猶从一。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ɕʰiou˥
  • 唐代读音: kiou
  • 日语读音: OKA
  • 韩语罗马: K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