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癩

làiㄌㄞˋ



部首笔画

部首: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21 UNICODE:7669

五笔:UGKM|USKM 仓颉:KDLC 郑码:TFRL 四角:00186

笔画顺序:点、横、撇、点、提、横、竖、横折、横、竖、撇、点、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基本字义

癩 lài ㄌㄞˋ 
  1. 麻風病。
  2. 癬疥等皮膚病:~子。~皮狗(喻不要臉的人)。
  3. 表皮凸凹不平或有斑點的:~瓜(即“苦瓜”)。~蛤蟆。

外语翻译

  • 英语:leprosy, scabies, mange; shoddy
  • 德语:Krätze (S)
  • 法语:maladie de peau,lèpre,gale

国语词典

  •  lài ㄌㄞˋ 

〈名〉

  1. 病名。即麻疯。参见「麻疯 」条。
    1. 生癣或疥疮而使毛发脱落的状况。
      1. 如:「他因常年头上长癣,头发有一撮没一撮的,所以村子里都叫他『王癞子』。」

    〈形〉

    1. 不好。
      1. 如:「东西有好有。」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落蓋切,音賴。【說文】惡疾也。【論語】伯牛有疾。【註】先儒以爲癩也。本作癘。

    又【廣韻】盧達切【集韻】郎達切,𠀤音辣。與瘌同。


    说文解字

    楚人謂藥毒曰痛瘌。从疒剌聲。盧達切


    (瘌)楚人謂藥毒曰痛瘌。方言曰。凡飮藥傅藥而毒、南楚之外謂之剌。北燕朝鮮之閒謂之癆。東齊海岱之閒謂之眠。或謂之眩。自關而西謂之毒瘌。痛也。郭云。癆、瘌皆辛螫也。按瘌如俗語言辛辣。从𤕫。剌聲。盧𨔶切。十五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lĄi˥˧
    • 日语读音: KATTAI
    • 韩语罗马: LA
    • 现代韩语: 나 라
    •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au3 lai5 [客英字典] lai5 [海陆腔] lau3 lai5 [梅县腔] tai5 lai5 [陆丰腔] lai5 [东莞腔] lai3 [客语拼音字汇] lad5 lai4 [宝安腔] lai3 | lai5 | lat7
    • 粤语: laai3
    • 潮州话: nai6
    • 近代音: 來母 皆來韻 去聲 賴小空;
    • 中古音: 來母 曷韻 入聲 剌小韻 盧達切 一等 開口;來母 泰韻 去聲 賴小韻 落蓋切 一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曷部 ;王力系统:來母 月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