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蓑

suōㄙㄨㄛ



部首笔画

部首: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UNICODE:84D1

五笔:AYKE 仓颉:TYWV 郑码:ESKR 四角:44732

笔画顺序:横、竖、竖、点、横、竖、横折、横、横、撇、竖提、撇、捺


基本字义

蓑 suō ㄙㄨㄛˉ 
  1. 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衣。~笠。
  2. 用草覆盖。

外语翻译

  • 英语:rain coat made of straw, coir, etc.
  • 法语:manteau d'herbes contre la pluie

详细解释

  •  suō 

〈名〉

  1. (象形。从艸,衰声。古文上象笠,中象人面,下象衰形。字亦作“蓑”“蓑”是后起字。本义:雨具名。即蓑衣) 同本义 [straw or palm-back rain cape]
    1. 衰,草雨衣也。秦谓之萆。——《说文》。字亦作蓑。
    2. 何蓑何笠。——《诗·小雅·无羊》
    3. 橐车载蓑笠。——《仪礼·既夕礼》
    4. 被蓑以当铠鑐。——《管子·禁藏》
    5.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春》
  2. 又如:蓑笠(蓑衣和斗笠);蓑褐(蓑衣短褐。比喻衣着粗劣);蓑翁(穿蓑衣的老人。指渔翁)

    〈动〉

    1. 用草覆盖;掩 [cover with straw]
      1. 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公羊传》

    〈常用词组〉蓑衣 


    国语词典

    •  suō ㄙㄨㄛ 

    〈名〉

    1. 用草或棕榈叶做成的雨具。
      1. 《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何笠。」
      2. 汉·毛亨·传:「,所以备雨。」
      3. 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动〉

    1. 以草覆盖。
      1. 《公羊传·定公元年》:「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仲几之罪何?不城也。」
      2. 汉·何休·注:「若今以草衣城是也。」

    《康熙字典》

    〔古文〕𠱗𡔤【唐韻】蘇和切,音莎。【玉篇】草衣也。【詩·小雅】何蓑何笠。【傳】蓑所以備雨。

    又【韻會】覆也。【公羊傳·定元年】仲幾之罪,何不蓑城也。【註】不以蓑苫城也。

    又【唐韻古音】初危切,音摧。【郭璞·山海經註】蓑,辟雨之衣也,音催。

    又【集韻】蘇回切,音毸。華蘂下垂貌。【張衡·南都賦】敷華蘂之蓑蓑。

    又蘇煎切,音暹。【郭璞·山海經贊】江疑所居,風雲是潛。獸有獓𤝱,毛如披蓑。


    说文解字

    鎬侯也。从艸沙聲。蘇禾切


    (莎)鎬矦也。夏小正。正月緹縞。縞也者、莎隨也。緹也者、其實也。先言緹而後言縞者、何也。緹先見者也。釋艸。薃矦、莎。其實媞。按縞薃鎬同字。許讀爾雅鎬矦爲句。鎬矦雙聲。莎隨㬪韵。皆絫呼也。單呼則曰縞、曰莎。其根卽今香附子。从艸。沙聲。穌禾切。十七部。籒文作?。漢書地理志?題。省水從?。?與少同也。俗誤作芯。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suo˥
    • 唐代读音: suɑ
    • 日语读音: MINO
    • 韩语罗马: SA
    • 现代韩语: 사
    • 客家话: [海陆腔] so1 [陆丰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o1 [梅县腔] so1 [客英字典] so1 [宝安腔] so1
    • 粤语: so1
    • 中古音: 心母 灰韻 平聲 ????小韻 素回切 一等 合口;心母 戈韻 平聲 莎小韻 蘇禾切 一等 合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灰部 ;王力系统:心母 微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