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言

yánㄧㄢˊ



部首笔画

部首: 部外笔画:0 总笔画:7 UNICODE:8A00

五笔:YYYY 仓颉:YMMR 郑码:SA 四角:00601

笔画顺序:点、横、横、横、竖、横折、横


基本字义

言 yán ㄧㄢˊ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
  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
  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
  5. 姓。

外语翻译

  • 英语:words, speech; speak, say
  • 德语:Wort, Wörter (S)​,sprechen (V)​,Yan (Eig, Fam)​,Radikal Nr. 149 = sprechen, sagen, Wort (Varianten: 讠, 訁)
  • 法语:dire,mot,parole,opinion,propos

详细解释

  •  yán 

〈动〉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1. 同本义 [say;speak;talk]
      1.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
      2. 志以发言。——《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3. 志以定言。——《左传·昭公九年》
      4.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5. 言,心声也。——《法言·问神》
      6. 言,口之利也。——《墨子经》
      7. 言者所以在意。——《庄子·外物》
      8. 具言所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9. 趋机而言。——《后汉书·列女传》
      10. 言于李??。——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11. 言讫不见。——明· 魏禧《大铁椎传》
      12.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言绝(言罢;说完);言言(直言);言不尽意(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达出来);言戏(说话轻浮不庄重);言人人殊(人各一词,所言各异);言笑自若(谈笑自得的样子);言之无文(说话没有文采条理);言方行圆(即言行不一);言信(说到做到的信用);言爽(说话不守信用);言不顾行(言行不一);言欢(说笑)
      1. 议论,谈论 [discuss;comment]
        1.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言路(谏官的职务);言事(在君主时代,臣民与天子、国君议论政事);言文(谈论文辞);言默(议论和沉默);言状(所述情状)
        1. 记载 [write down;record]
          1. 雁荡山…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 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言行录(录记叙述一人或多人的嘉言美行的书)
          1. [ask;inquire]
            1. 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竖何能?”——《史记》。 王引之述闻:“言王,问王也。”
          2. 又如:言问(讯问)
            1. 告知;告诉 [inform;tell;let know]
              1. 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筭。——《礼记》。郑玄注:“言,语也。”
            2. 又如:言讽(用委婉的语言示告)
              1. 陈述;叙述 [state]
                1. 臣愿悉言听闻,唯大王裁其罪。——《韩非子》
              2. 又如:言功(陈述功绩)
                1. 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意思是” [namely]
                  1.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孟子》
                2. 说明 [explain]
                  1. 言其利害(说明合从的好处和不合从的害处。其,指示代词,代合从,它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名〉

                1. 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speech;spoken language]
                  1. 父母之言。——《诗·郑风·将仲子》又
                  2. 诸兄之言。
                  3.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国语·周语上》
                  4.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唐· 白居易《琵琶行》序
                  5. 王如其言。—— 晋· 干宝《搜神记》
                  6. 未尝有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思其言。
                  8. 是何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言能践行(说到做到);言语高低(指说话没分寸,冲撞别人);言差语错(言语冲撞或口舌之争);言言善果(多说劝人行善的话,必有好处);言同勒石(喻指说的话深刻而珍贵,如同刻石);言词(用语言表达的词汇或词句);言不尽意(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达出来);言不愿行(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言语妙天下(言语精妙,天下没有人比得上);言听谋决(说的话听从照办);言废(说的话不被采纳);言简义丰(语言简练,含意丰富);言与心违(言语与心意相违背);言智(言语的才智);言无伦次(言语杂乱无章)
                  1. 言论;见解;意见 [opinion on public affairs]
                    1.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诗·小雅·雨无止》
                    2.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
                  2. 又如:言扬行举(根据德行和声名来选择人才);言金(珍贵的言论);言之成理(言论能自成系统而有文理);言中无物(言论空洞而无实际内容)
                    1. 言辞;辞令;辞章 [one’s words;language appropriate to the occasion;poetry and prose]
                      1. 无乃非盟载之言,以阙君德;而执事不利焉。——《左传》
                    2. 又如:言外(言辞本身以外的意思);言使(使者。使者主要在传达言辞,故称言使);言泉(言辞滔滔不绝,如泉水般涌出。比喻口辩敏捷,言语通畅);言多必失(言辞过多,必定发生差错)
                      1. 政令;号令 [government decree;order]
                        1.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国语·周语》。韦昭注:“言,号令也。”
                      2. 又如:言语(命令;指示);言文(法律条文);言文刻深(法律条文严峻刻薄);言出法随(命令一下达,就依法考核、赏罚)
                        1. 誓言;盟辞;约言 [oath;pledge;promise]
                          1.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楚辞》
                          2.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郑玄注:“言,谓会同盟要之辞。”
                        2. 又如:言约(口头言语为约定);言瑞(信言)
                          1. 建议;主意;计策 [proposal;idea;plan]
                            1. 我言为服,勿以为笑。——《诗·大雅》
                          2. 又如:言责(进言的职责)
                            1. 学说;主张 [theory;view;position]
                              1. “杨朱、 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 杨则归 墨。”——《孟子》
                            2. 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character;word]
                              1. 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序
                            3. 又如:五言诗;七言诗
                              1. 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sentence]
                                1.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2.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史记》
                              2. 又如:一言为定;片言九鼎
                                1. 著作 [writings;works]
                                  1.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言对(文体的一种)

                                    〈助〉

                                    1. 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1. 静言思之。——《诗·邶风·柏舟》
                                      2. 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左传》

                                    〈常用词组〉言必有中 言不及义 言不由衷 言出法随 言传身教 言辞 言道 言定 言多语失 言官 言归于好 言归正传 言过其实 言和 言欢 言简意赅 言教 言教 言近旨远 言路 言论 言情 言人人殊 言甚详明 言谈 言谈举止 言听计用 言外之意 言为心声 言笑 言笑自若 言行 言行若一 言行一致 言犹在耳 言语 言语 言语 言责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言之不预 言之成理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无物 言之有据 言之有理 言之凿凿 言重 


                                    国语词典

                                    •  yán ㄧㄢˊ 

                                    〈动〉

                                    1. 说、讲。
                                      1. 如:「难言之隐」、「大言不惭」、「苦不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 谈论。
                                      1. 《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诗已矣。」
                                      2. 宋·苏轼〈日喻〉:「故世之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3. 陈述。
                                      1. 唐·白居易〈琵琶行〉:「自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4. 询问。
                                      1.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叔孙氏之司马鬷戾于其众曰:『若之何?』莫对。」
                                    5. 告诉、告知。
                                      1. 《史记·卷九七·陆贾传》:「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名〉

                                    1. 话语、所说的话。
                                      1. 如:「有言在先」、「忠言逆耳」、「人言可畏」。
                                      2. 《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 字。
                                      1. 如:「七言诗」、「共三十万」。
                                      2.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3. 一句话称为「一」。
                                      1. 如:「一言兴邦」、「一言以蔽之」、「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 学说、言论。
                                      1. 如:「一家之」。
                                      2. 《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盈天下。天下之,不归杨则归墨。」
                                      3. 《韩非子·孤愤》:「又将以法术之,矫人主阿辟之心,是与人主相反也。」
                                    5. 姓。如春秋时有言偃。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助〉

                                        1. 语助词,无义:➊ ​ 置于句首。《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既遂矣,至于暴矣。」《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➋ ​ 置于句中。《易经·系辞上》:「德盛,礼恭。」《诗经·邶风·泉水》:「驾出游,以写我忧。」
                                          •  yín ㄧㄣˊ 
                                          1. 参见「」(二)​条。

                                            《康熙字典》

                                            〔古文〕𢍗𢍬【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𠀤𤬝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𠛬糾萬民,七曰造言之𠛬。【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註】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又一句爲一言。【左傳·定四年】趙𥳑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又一字爲一言。【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又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又號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又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註】語辭也。

                                            又【爾雅·釋詁】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又【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註】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又【廣雅】從也。

                                            又【釋名】委也。

                                            又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註】高大也。

                                            又簫名。【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註】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或作䇾。

                                            又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攺納言爲侍中。

                                            又幘名。【後漢·輿服志】幘者,賾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又地名。【詩·國風】出宿于干,飮餞于言。【傳】適衞所經之地也。

                                            又山名。【隋書·地理志】郉州內丘縣有千言山。

                                            又【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又州、縣名。【宋史·劉翊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又人言,砒石別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爲人言。

                                            又姓。【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

                                            又複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又【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又【集韻】牛堰切,音𤬝。訟也。

                                            又【集韻】【正韻】𠀤魚巾切,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訢。

                                            又叶眞韻。【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又叶五剛切,音昂。【詩·商頌】鬷假無言。叶上羹平,下爭彊。羹音郞,平音旁,爭音章。

                                            又叶五姦切,音顏。【古詩】四座且莫諠,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又叶魚戰切,音彥。【楊修·節遊賦】迴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 【說文】本作𠱫。从口,䇂聲。䇂,辠也,犯法也。【釋名】言之爲䇂也,寓戒也。鄭樵曰:言从舌从𠄞。𠄞,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


                                            说文解字

                                            直言曰言,論難曰語。从口䇂聲。凡言之屬皆从言。語軒切〖注〗𢍗、𢍬,古文言。


                                            (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大雅毛傳曰。直言曰言。論難曰語。論、正義作荅。鄭注大司樂曰。發端曰言。荅難曰語。注襍記曰。言、言己事。爲人說爲語。按三注大略相同。下文語、論也。論、議也。議、語也。則詩傳當從定本、集注矣。爾雅、毛傳。言、我也。此於雙聲得之。本方俗語言也。从口。䇂聲。語軒切。十四部。凡言之屬皆从言。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jĄn˧˥
                                            • 唐代读音: *ngiæn
                                            • 日语读音: KOTO IU KOTOBA
                                            • 韩语罗马: EN UN
                                            • 现代韩语: 언
                                            • 越南语: ngôn
                                            • 客家话: [梅县腔] ngian2 [海陆腔] ngien2 [东莞腔] ngen2 [沙头角腔] nien2 [陆丰腔] gnian3 [台湾四县腔] ngien2 [客英字典]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 粤语: jin4
                                            • 近代音: 影母 先天韻 平聲陽 延小空;
                                            • 中古音: 疑母 元韻 平聲 言小韻 語軒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寒部 ;王力系统:疑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