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鄢

yānㄧㄢ



部首笔画

部首: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3 UNICODE:9122

五笔:GHGB 仓颉:MFNL 郑码:AIUY 四角:17327

笔画顺序:横、竖、横、竖、横、横、竖折折钩、点、点、点、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基本字义

鄢 yān ㄧㄢˉ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焉陵县一带。
  2. 姓。

外语翻译

  • 英语:name of a district in Honan
  • 德语:Yan (Eig, Fam)
  • 法语:(nom d'un état féodal)​,(nom de famille)​

详细解释

  •  Yān 

〈名〉

  1. 古邑名 [Yan city]
    1. 春秋楚别都,汉惠帝时改为宜城,在今湖北省宜城县
      1. 春秋莒邑。又名鄢陵、安陵,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
        1. 周国名 [Yan state]。春秋时为郑所灭,改名鄢陵,在今河南省

            〈常用词组〉


            国语词典

            •  yān ㄧㄢ 

            〈名〉

            1. 国名。春秋时周属国之一,妘姓。为郑所灭,改名陵,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鄢陵县境。
              1. 姓。如明代有高。

                《康熙字典》

                【廣韻】【韻會】於乾切【集韻】於虔切【正韻】因肩切,𠀤音焉。【說文】南郡縣名。

                又【廣韻】【韻會】【正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𠀤音偃。地名。在鄭。

                又【廣韻】【集韻】𠀤於建切,音堰。地名,在楚。 【字彙補】《路史·國名紀》:鄢地有三,楚之鄢都,襄陽之宜城也。鄭伯克段于鄢,開封之鄢陵也。若穆叔如莒及鄢陵,則沂之安陵也。【正字通】荆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漢·地志》作𨻳。【集韻】作傿,非。

                又姓。


                说文解字

                南郡縣。孝惠三年改名宜城。从邑焉聲。於乾切


                (鄢)南郡縣。孝惠三年改名宜城。南郡宜城、二志同。前志曰。宜城、故鄢。惠帝三年更名。按今湖北襄陽府宜城縣縣西南九里故鄢城、亦謂之宜城廢縣是也。左傳昭十三年。王沿夏。將欲入鄢。杜曰。夏、漢別名。順流爲沿。順漢水南至鄢也。秦昭襄王卄八年。白起攻楚取鄢鄧。二十九年。白起攻楚取郢爲南郡。高誘曰。秦兵出武關則臨鄢。下黔中則臨郢也。从邑。焉聲。於乾切。十四部。按釋文於建反。又於晩反。又按春秋經傳鄭伯克段于鄢、晉及楚鄭戰于鄢陵、說者謂潁川郡地也。前志作傿陵。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jĄn˥
                • 韩语罗马: EN
                • 现代韩语: 언
                • 客家话: [海陆腔] ren2 ren3 [客英字典] jen2 jen1 [台湾四县腔] jen2 jen3
                • 粤语: jin1
                • 中古音: 影母 仙韻 平聲 焉小韻 於乾切 三等 開口;影母 阮韻 上聲 偃小韻 於幰切 三等 開口;影母 願韻 去聲 堰小韻 於建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寒部 ;王力系统:影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