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ǎng” 党组词
- 党组 [dǎng zǔ]
共产党在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中的领导组织。
- 党护 [dǎng hù]
袒护。
- 党梅 [dǎng méi]
用梅子制的一种小食。
- 党援 [dǎng yuán]
1.结援相助的党与。 2.结党为援。
- 党参 [dǎng shēn]
多年生缠绕草本。根圆柱形。茎细柔,多分枝。叶对生或互生。夏秋开花,花萼裂片五枚,花冠钟状,淡黄绿色带紫色斑点。生于山地灌木丛中或林缘。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都有分布。用种子繁殖。其根为中药。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用。可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过去多产于山西上党地区
- 党序 [dǎng xù]
古代指学校。
- 党证 [dǎng zhèng]
政党的组织部门发给党员的凭证。 政党组织部门发给其党员证明党员身分的凭证
- 党人 [dǎng rén]
1.同乡里的人。 2.朋党。 3.政党成员。
- 党籍 [dǎng jí]
入党申请者在履行了入党手续后,经党组织审批通过而获得的党员资格。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党籍自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起算。如果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或正式党员被组织劝说退党、除名、开除出党,以及党员自动退党、脱党,党籍即被取消。
- 党费 [dǎng fèi]
①政党成员向党组织交纳的活动经费。是政党开展活动的主要经济来源。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及有关规定,按时自觉地交纳党费,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也是党员组织观念强弱的重要标志。②短篇小说。王愿坚作。1954年发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主力撤离闽粤赣边区北上抗日,女共产党员黄新在白色恐怖下用咸菜代替交党费,以解决游击队吃盐的困难。后在敌人的一次袭击中,为掩护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 党语 [dǎng yǔ]
犹群议。
- 党论 [dǎng lùn]
1.正直之论。党,通“谠”。 2.朋党之间的争论。
- 党魁 [dǎng kuí]
1.古代指党人中最有影响或被奉为首领的人。 2.政党的首领。 政党的首领
- 党纲 [dǎng gāng]
即“政党的纲领”。反映政党的性质、政治目标、指导思想、路线方针和组织原则等。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近期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党章的总纲,是一个政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纲领
- 党羽 [dǎng yǔ]
指恶势力集团内的羽翼:土匪头目及其党羽常出没其间。
- 党校 [dǎng xiào]
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其任务是,通过有计划地培训,提高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新的形势,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校还承担着党的建设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党组织和党员状况的调查研究等任务。基层党校还承担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
- 党羌 [dǎng qiāng]
党项羌。古代羌族的一支。
- 党史 [dǎng shǐ]
政党的历史。亦专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政党的历史
- 党团 [dǎng tuán]
1.党派和团体的简称。在中国特指共产党和共青团。 2.属于某一政党的一组议会代表。
- 党刊 [dǎng kān]
由党的机构主办并宣传本党主张的刊物。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的刊物,如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的《红旗》﹑《求是》。 政党的机关刊物
- 党课 [dǎng kè]
以上课讲授的形式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党的各级组织通过党课,定期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党性、党纪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 党章 [dǎng zhāng]
政党的宗旨和行为规范。中国共产党现行党章于1997年9月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修改、通过。除总纲外共十章五十条。规定了党的纲领、组织机构、组织制度、党员的条件、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党的纪律等项。
- 党报 [dǎng bào]
见“机关报”。 政党的机关报,是宣传政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的机关报
- 党棍 [dǎng gùn]
1.犹党羽。 2.指国民党内在某一地方或某一单位为非作歹的头目。 指国民党内在某一地方或某一单位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头目
- 党纪 [dǎng jì]
一个政党所规定的该党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纪律。 一个政党规定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纪律
- 党员 [dǎng yuán]
政党的成员。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的成员。 政党的成员。在中国特指中国共产党党员
- 党国 [dǎng guó]
指国民党政府。国民党视国家为其一党的天下,故称。 国民党有“以党治国”的口号,因而把国说成“党国”
- 党徒 [dǎng tú]
对某一派别或团体中成员的贬称。 属于某一集团或派别的人(含贬义)
- 党派 [dǎng pài]
1.派别。 2.各政党或政党中各派别的统称。 各个政党或政党内各个派别的统称党派政治党派关系
- 党性 [dǎng xìng]
政党阶级性的最高最集中的表现。不同政党,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有不同的党性。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党的组织和党员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必须坚持党纲、党的指导思想、党的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党的近期目标和最终理想奋斗到底。
- 党外 [dǎng wai]
暂无解释。
- 阿党 [ē dǎng]
逢迎上意﹐徇私枉法﹔比附于下﹐结党营私。
- 罪党 [zuì dǎng]
犯罪作恶的同伙。
- 周党 [zhōu dǎng]
至亲好友。
- 政党 [zhèng dǎng]
代表某个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为维护其利益、实现其政治主张而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最早的资产阶级政党是17世纪70年代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在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政党是孙中山在1894年建立的兴中会,无产阶级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 在党 [zài dǎng]
加入了某党,如共产党的组织;政治面目是党员。如:你在党吗?。
- 余党 [yú dǎng]
1.剩馀的党羽。 2.其他党徒,同伙。 残留的党羽
- 新党 [xīn dǎng]
1.原指清朝末年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派﹐即维新派。后亦称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或泛称新派。 2.历史学家称北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主张实行王安石新法的政治派别。
- 乡党 [xiāng dǎng]
①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孔子之于乡党,恂恂如也|首登龙榜,还乡党。②乡亲;同乡之人:但愿你在外有出息,俺乡党们也顺心。
- 亡党 [wáng dǎng]
谓颠覆国家的乱党。
- 退党 [tuì dǎng]
从党派中退出。 从党派中退出
- 同党 [tóng dǎng]
1.同伙,同类。亦指同伙﹑同类之人。 2.同一党派。
- 私党 [sī dǎng]
私人党徒。
- 死党 [sǐ dǎng]
顽固效忠、出死力的党徒:这几个都是毒枭的死党。也指牢固结成的党群同盟:他们早已结成了死党,准备干到底了。
- 树党 [shù dǎng]
建立私党。
- 比党 [bǐ dǎng]
1.拉帮结派。 2.同党。
- 川党 [chuān dǎng]
宋哲宗时旧党三派之一。以苏轼为领袖。亦称蜀党。
- 盗党 [dào dǎng]
盗贼党羽;盗徒。
- 恶党 [è dǎng]
凶徒;坏蛋。
- 钩党 [gōu dǎng]
相互牵连的同党:钩党株连。
- 会党 [huì dǎng]
清末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一些原始形式的民间秘密团体的总称。如哥老会、三合会等。
- 结党 [jié dǎng]
结成党羽。
- 昆党 [kūn dǎng]
明末朝官党派之一。其首领顾天峻是昆山县人,故名。同时尚有浙党﹑宣党等。
- 朋党 [péng dǎng]
为私利而勾结在一起的集团、宗派:朋党之争|塞朋党之门。
- 戚党 [qī dǎng]
1.亦作“戚?”。 2.亲族。
- 三党 [sān dǎng]
指父族﹑母族﹑妻族。见《尔雅.释亲》。
- 入党 [rù dǎng]
1.犹入伙。 2.经过一定手续,得到某政党组织批准而成为该党之成员。亦特指加入中国共产党。 加入政党,特指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 阉党 [yān dǎng]
结成党羽的宦官或依附于宦官而结成党羽的官僚,都叫做阉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