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ōng” 棕组词
- 棕荚 [zōng jiá]
棕榈树的果实。
- 棕红 [zōng hóng]
红褐。 红褐
- 棕垫 [zōng diàn]
用棕丝制成的垫子。
- 棕鱼 [zōng yú]
1.亦作“?鱼”。 2.棕榈的花苞。因其中细子成列有如鱼子,故称。
- 棕黄 [zōng huáng]
浅褐。 浅褐
- 棕舆 [zōng yú]
1.亦作“?舆”。 2.棕车。
- 棕绳 [zōng shéng]
以棕毛搓制的绳索。 以棕毛搓制的绳索
- 棕钙土 [zōng gài tǔ]
温带半荒漠植被下形成的土壤。土壤上层为褐棕色或淡棕色。呈碱性至强碱性反应。表层腐殖质含量少。有明显的钙积层。肥力较低。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
- 棕编 [zōng biān]
用棕丝编制的用品和工艺品。坚实,美观,制品有提兜﹑箱子﹑凉帽﹑拖鞋﹑玩具等。主要产地是四川新繁地区。 棕毛编制手工工艺及其制品棕编提箱
- 棕绷 [zōng bēng]
用棕绳穿在长方形木框上制成的床屉子。
- 棕床 [zōng chuáng]
用棕绳编制的坐卧之具。
- 棕榈屋 [zōng lǘ wū]
覆有棕衣或棕毛的车盖。
- 棕笋 [zōng sǔn]
1.亦作“椶笋”。 2.棕榈的花苞。
- 棕黑 [zōng hēi]
深棕色。如:棕黑的皮肤。
- 棕车 [zōng chē]
以棕为盖顶的车。始为皇太妃和内外命妇所乘,后其他官员亦乘之。
- 棕树 [zōng shù]
1.亦作“?树”。 2.棕榈的通称。 棕榈的通称
- 棕丝 [zōng sī]
即棕毛。参见“椶毛”。
- 棕色人种 [zōng sè rén zhǒng]
即澳大利亚人种。大洋洲及其附近地区的原有居民群体。体质特征:肤色棕黑或浅棕,发型呈波状﹑卷曲状,也有直状,发色黑;眼色黑褐;唇形为厚唇或中等唇;眼裂较大;鼻较宽。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利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斯里兰卡﹑印度南部等地。
- 棕榈 [zōng lǘ]
又称“棕树”。单子叶植物,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直立,不分枝。叶大,簇生在茎顶。叶鞘分裂成棕褐色纤维状毛,叫做“棕衣”。棕衣可制绳索、毛刷、地毯、蓑笠、床垫等。树干可作亭柱、栏杆等。叶柄基部棕毛、叶和果实,是传统中药。 木名。棕榈树。一种棕榈属植物,高3—7米,茎直立,不分枝,为叶鞘形成的棕衣所包,叶丛生茎顶,向外开展,叶柄硬而长,叶片圆扇形,掌状深裂,肉穗花序生于叶间,花黄色,核果集生成穗形,近球形,棕衣可制绳索、床垫等,叶可编帽子
- 棕将军 [zōng jiāng jūn]
1.亦作“?将军”。 2.棕帚的别名。
- 棕色 [zōng sè]
在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黑。 在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黑
- 棕蓓 [zōng bèi]
棕榈科棕榈属棕树的花苞,即棕树含苞未放的蓓蕾,或者说未开放的幼嫩花序,还不是花(棕蓓能食,而棕花不能食)。
- 棕眼 [zōng yǎn]
明宣德红釉器,釉面有密密麻麻似桔子皮样小孔,叫“棕眼”。
- 棕红壤 [zōng hóng rǎng]
亚热带地区分布,介于热带红壤和温带棕壤之间的过渡地带性土壤。
- 棕红色 [zōng hóng sè]
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棕榈叶枯萎后的颜色。
- 海棕 [hǎi zōng]
见“海椶”。
- 贝叶棕 [bèi yè zōng]
常绿乔木,高可达20多米,茎上有环状叶痕,叶子大,掌状羽形分裂,花乳白色,有臭味。 只开一次花,结果后即死亡。叶子叫贝叶,可以做扇子,也可代纸做书写材料,用贝叶写的佛经叫做贝叶经。也叫贝多。
- 黄棕壤 [huáng zōng rǎng]
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剖面中有棕色或红棕色的B层,即含粘粒量较多的粘化层;土体内有铁锰结核。中国的土壤学文献曾称之为灰棕粘盘土,50年代后定为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