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í” 祇组词
- 祇苑 [qí yuàn]
即祇园。
- 祇夜 [qí yè]
梵文G?ya的音译。意为讽诵,指在佛经经文后用作讽诵的偈语,多为诗歌﹑韵文。
- 祇树 [qí shù]
指祇园。祇陀太子所置之园林。后借称佛寺。
- 祇园精舍 [qí yuán jīng shè]
1.亦作“祇洹精舍”。 2.“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印度佛教圣地之一。 3.泛指修行精舍。
- 祇陀 [qí tuó]
佛教语。 梵文Jeta的音译。意译胜。相传为 舍卫国 波斯匿王 太子名。
- 祇树林 [qí shù lín]
指祇园。
- 祇林 [qí lín]
即祇园。
- 祇洹精舍 [qí huán jīng shè]
见“祇园精舍”。
- 祇令 [qí lìng]
但使;假使。
- 祇洹 [qí huán]
即祇园。
- 阿僧祇 [ā sēng qí]
梵语的译音。义译为无数。
- 雨祇 [yǔ qí]
司雨之神。
- 阴祇 [yīn qí]
地神。
- 玄祇 [xuán qí]
犹神祇。指天神﹑地祇。
- 先神祇 [xiān shén qí]
祖宗的神灵。
- 土祇 [tǔ qí]
地神。
- 颂祇 [sòng qí]
用歌颂的方式祭祀地神。
- 水祇 [shuǐ qí]
水神。
- 山祇 [shān qí]
山神。
- 三祇 [sān qí]
“三大阿僧祇”的略语。佛教指菩萨修行成佛所经历的三个漫长阶段。阿僧祇,梵文的音译,意为旷大劫,无数长时。
- 僧祇 [sēng qí]
1.梵语阿僧祇的省称。意为无数,无量。 2.波斯语zangī的译音。泛指南海土著种族。或指非洲东海岸黑种人。
- 百祇 [bǎi qí]
众神。
- 苍祇 [cāng qí]
天地神祇。
- 登祇 [dēng qí]
登山之神。
- 方祇 [fāng qí]
1.指大地。 2.指地神。
- 后祇 [hòu qí]
地神。
- 皇祇 [huáng qí]
1.地神。也称地祇。 2.天神与地神的并称。
- 皇地祇 [huáng dì qí]
对地神的尊称。
- 金祇 [jīn qí]
1.亦作“金祗”。 2.司秋之神。
- 灵祇 [líng qí]
天地之神。亦泛指神明。
- 明祇 [míng qí]
泛指神明。
- 青祇 [qīng qí]
东方之神。
- 穹祇 [qióng qí]
指天地。
- 柔祇 [róu qí]
地的别称。祇,地神。古人谓地道阴柔,故称。
- 人祇 [rén qí]
人与神。
- 阿僧祇劫 [ā sēng qí jié]
佛教语。谓无数极长之时节。
- 僧祇谷 [sēng qí gǔ]
即僧祇粟。
- 僧祇支 [sēng qí zhī]
即僧却崎。
- 僧祇粟 [sēng qí sù]
僧祇户向僧曹输纳的谷物。参见“僧祇户”。
- 僧祇户 [sēng qí hù]
北魏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北周武帝消灭寺院,这些人户改为一般编户。
- 地祇坛 [dì qí tán]
地坛。
- 三祇百劫 [sān qí bǎi jié]
菩萨由发心至成佛果之间的修行时限。
- 祇树有缘 [qí shù yǒu yuán]
祇树:梵语,即祇园,祇树给孤独园的略称,为释迦牟尼往舍国说法时居停之处。指与佛法有缘分。
拼音 “zhǐ” 祇组词
- 祇树园 [zhǐ shù yuán]
即祇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