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字组词目录:

tóng开头   tóng结尾   tóng中间   tóng成语



拼音 “tóng” 铜组词

  1. 铜精 [tóng jīng]
      1.道教所谓的铜的精灵。 2.中医学药名。铜青的一种。
  2. 铜盘 [tóng pán]
      1.亦作“铜槃”。 商 至 战国 时朞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2.即铜钹。3.指烛台。
  3. 铜丝 [tóng sī]
      1.用铜拉制成的线状成品。电机线圈﹑工业用筛等多用铜丝制成。 2.用铜丝绞制的缆绳。
  4. 铜松 [tóng sōng]
      刚劲苍郁的松树。
  5. 铜龙 [tóng lóng]
      1.铜制的龙形器物。
  6. 铜镘 [tóng màn]
      铜钱。
  7. 铜户 [tóng hù]
      制造铜器的家庭作坊。
  8. 铜蓝 [tóng lán]
      矿物名。亦称“铜靛”。呈细薄片状﹐性脆﹐稍具弹性。通常多以粉末状和被膜出现。靛蓝色﹐条痕灰色至黑色。产于铜矿床次生硫化物富集带中﹐为炼铜主要原料之一。
  9. 铜人 [tóng rén]
      1.铜铸的人像。 2.指铜制人体针灸经络穴位模型。最早为宋王惟一于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创铸。
  10. 铜斤 [tóng jīn]
      指一定份量的铜钱。
  11. 铜爵 [tóng jué]
      见“铜雀”。
  12. 铜泡 [tóng pào]
      子弹“底火”部分的俗称。
  13. 铜匠 [tóng jiang]
      制造和修理铜器的手工业工人。 用铜板或黄铜板制造各种器件(如铜壶、铜锅、铜管及各种配件)的人;从事铜方面工作的人
  14. 铜史 [tóng shǐ]
      1.指汉张衡所制漏刻仪上的铜制仙人像。 2.借指漏刻铜壶。
  15. 铜轮 [tóng lún]
      1.佛教语。转轮圣王手中持的铜制轮宝。 2.佛塔上的相轮。 3.铜碾。
  16. 铜鐎 [tóng jiāo]
      1.亦作“铜焦”。 2.铜制的盆形炊器﹐下有三足﹐附长柄﹐多用于温羹。或说即刁斗。古代军中用以炊饭﹑巡更。盛行于汉晋。
  17. 铜牌 [tóng pái]
      1.铜制的牌子。 2.与官印配合使用的铜铸符契。 3.铜质奖牌。多作奖品。次于金牌﹑银牌。
  18. 铜升 [tóng shēng]
      古代量器。铜制的升。
  19. 铜墙 [tóng qiáng]
      1.神话中所谓铜制的墙。语本《神异经.中荒经》﹕“西南裔外老寿山﹐以黄铜为墙。” 2.泛指牢不可破的墙类阻碍物。
  20. 铜扣 [tóng kòu]
      铜元﹔铜钱。
  21. 铜钱 [tóng qián]
      1.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价值最小。历代通用﹐但形制不一。清代末年使用铜元后﹐逐渐停止流通。 2.泛指钱财﹑钞票。 圆形的方孔钱,为古时铜质辅币
  22. 铜镜 [tóng jìng]
      古代用来照映形象的铜制镜子。一般是圆形,照面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常铸花纹。中国最早的铜镜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战国时已很盛行。
  23. 铜模 [tóng mú]
      用紫铜或锌合金制的浇铸铅字的模型。 见“字模”
  24. 铜焊 [tóng hàn]
      用比普通焊料较为难熔的合金(如硬焊料或黄铜焊料)来焊接。 用比普通焊料较为难熔的合金(如硬焊料或黄铜焊料)来焊接
  25. 铜壶 [tóng hú]
      古代铜制壶形的计时器。
  26. 铜竟 [tóng jìng]
      见“铜镜”。
  27. 铜青 [tóng qīng]
      铜锈﹔铜绿。
  28. 铜阙 [tóng quē]
      比喻呈青铜色的双峰。
  29. 铜头 [tóng tóu]
      指蝼蛄。
  30. 铜虎 [tóng hǔ]
      见“铜虎符”。
  31. 铜门 [tóng mén]
      指金门﹐金马门。
  32. 铜马 [tóng mǎ]
      1.铜铸的马。 2.即铜马军。
  33. 铜瑁 [tóng mào]
      1.饰金的玉瓒。天子朝会所用的礼器。 2.借指王位。
  34. 铜金 [tóng jīn]
      即铜。
  35. 铜街 [tóng jiē]
      洛阳铜驼街的省称。借指闹市。
  36. 铜片 [tóng piàn]
      1.铜镜。 2.铜元。
  37. 铜簧 [tóng huáng]
      吹奏乐器中的铜制簧片。亦借指这种乐器。
  38. 铜荷 [tóng hé]
      1.铜制的呈荷叶状的烛台。 2.古代铜制的计时仪器上的荷叶状容器。
  39. 铜刻 [tóng kè]
      指铜版画。
  40. 铜山 [tóng shān]
      1.蕴藏﹑出产铜矿的山。 2.指金钱﹔钱库。
  41. 铜声 [tóng shēng]
      1.敲击铜而发出的声响。引申指洪亮的声音。 2.比喻遒劲的笔力。
  42. 铜铺 [tóng pù]
      亦作“铜舖”。铜质铺首。
  43. 铜面 [tóng miàn]
      见“铜面具”。
  44. 铜权 [tóng quán]
      铜制的秤锤。
  45. 铜石 [tóng shí]
      紫铜色的岩石。
  46. 铜活字 [tóng huó zì]
      铜制的印刷活字。公元1403年﹐朝鲜已开始大量铸造铜活字印书。制法先用黄杨木刻字﹐翻成砂模﹐注入铜液成字。中国明代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年)﹐在无锡﹑常州﹑苏州﹑南京一带曾广泛应用铜活字印书。清雍正四年(1726年)﹐武英殿曾用铜活字印行《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亦省称“铜字”。
  47. 铜哾 [tóng chuò]
      鱼名。又名“姜公鱼”。
  48. 铜环 [tóng huán]
      1.亦作“铜镮”。铜制的门环。 2.借指门。 3.宋代三品官员祭服上的一种铜制环饰。
  49. 铜驼 [tóng tuó]
      1.亦作“铜駝”。 2.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3.即铜驼街。 4.借指京城﹐宫廷。
  50. 铜墨 [tóng mò]
      1.铜印黑绶。 2.《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又﹕“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因亦以“铜墨”借指县令。
  51. 铜签 [tóng qiān]
      1.古代报时示警时用的铜制更筹。2.指戈矛之类。
  52. 铜活 [tóng huó]
      1.建筑物或器物上各种铜制的物件。 2.制造和修理铜制物件的工作。
  53. 铜浑 [tóng hún]
      见“铜浑仪”。
  54. 铜花 [tóng huā]
      1.亦作“铜华”。铜锈﹔铜绿。 2.铜屑。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赤铜》。
  55. 铜梁 [tóng liáng]
      1.产铜的山。 2.山名。在四川省合川县南。山有石梁横亘﹐色如铜。
  56. 铜河 [tóng hé]
      大渡河的俗称。
  57. 铜猊 [tóng ní]
      铜制的狻猊形的香炉。
  58. 铜角 [tóng jiǎo]
      军中乐器名。铜制喇叭。上下二截﹐形如竹筒﹐故俗称号筒。
  59. 铜关 [tóng guān]
      比喻非常牢固的关卡。
  60. 铜官 [tóng guān]
      古代官名。掌开采铜矿。历代均有类似设置。如秦时曾在桐庐县置官采铜。西汉也曾在丹阳郡置官采铜﹐主管有长及丞。
  61. 铜蟾 [tóng chán]
      铜制的蟾蜍形器物﹐如水盂﹑墨合﹑灯盏之类。
  62. 铜郭 [tóng guō]
      1.铜铸般坚固的城郭。 2.铜钱的边郭﹐因以指钱币。
  63. 铜毒 [tóng dú]
      即铜绿。有毒﹐故称。比喻恶毒的人。
  64. 铜子儿 [tóng zǐr]
      ∶铜元。 ∶铜元
  65. 铜版 [tóng bǎn]
      1.用铜铸成或用铜板刻成的印版。中国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943年)曾用铜版印刷《九经》﹔十一世纪初﹐北宋更以铜版印纸币和仿单。 2.古代用铜活字排印书籍﹐叫“铜版印刷”。 3.照相﹑雕刻﹑电铸等铜版的总称。主要用于印刷照相﹑图片和精致的印刷物。
  66. 铜枓 [tóng dōu]
      见“铜斗”。
  67. 铜靛 [tóng diàn]
      即铜蓝。参见“铜蓝”。
  68. 铜锤 [tóng chuí]
      1.铜制的锤。多用于装备机械。 2.见“铜锤花脸”。 由《二进宫》中徐延昭抱着铜锤得名,是偏重唱工的戏曲花脸
  69. 铜川市 [tóng chuān shì]
      在陕西省中部、渭河平原北部,咸铜铁路通此。1958年设市。人口42.8万(1995年)。盛产煤炭。有煤炭、陶瓷、水泥、机械、化学等工业。为陕西省重要工业城市。
  70. 铜斗 [tóng dǒu]
      1.亦作“铜枓”。铜制的方形有柄的器具﹐用以盛酒食。 2.铜制的量器。 3.指作为厌胜之器的威斗。 4.形容富足而牢固。
  71. 铜钞 [tóng chāo]
      铜铸钱币。
  72. 铜板 [tóng bǎn]
      1.铜元。 2.铜制板材。 3.铜版。 4.铜制的演唱快书等打拍子用的板状器具。
  73. 铜吊 [tóng diào]
      铜制的水壶。
  74. 铜字 [tóng zì]
      见“铜活字”。
  75. 铜黛 [tóng dài]
      即铜绿。古代作为画眉的颜料。
  76. 铜筹 [tóng chóu]
      古代报时示警用的铜制更签。
  77. 铜贝 [tóng bèi]
      中国古代的一种铜质货币。起于西周。流通于战国时期楚国的蚁鼻钱﹐可能是它的一种高级形态。
  78. 铜豌豆 [tóng wān dòu]
      比喻老门槛﹑风月中人。是宋元时勾栏中对于老狎客的切口。
  79. 铜仪 [tóng yí]
      指铜制的候风地动仪。
  80. 铜璧 [tóng bì]
      铜制的璧形礼器。
  81. 铜尺 [tóng chǐ]
      铜制的律尺。古代用以量较乐器﹐又可依以为准﹐铸铜律吕以调声韵。
  82. 铜池 [tóng chí]
      1.檐下承接雨水的铜槽。 2.铜制棺饰。
  83. 铜汁 [tóng zhī]
      铜熔化后的液体。
  84. 铜照 [tóng zhào]
      铜镜。古代以青铜为镜。
  85. 铜符 [tóng fú]
      1.见“铜虎符”。 2.见“铜鱼符”。 3.铜制的封门板。 4.道士所用的符契之类的法物。
  86. 铜腥 [tóng xīng]
      指铜的臭味。
  87. 铜鼓 [tóng gǔ]
      古代青铜打击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流行于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和东南亚一带,以中国出土最多。最早的铜鼓出现于春秋时期。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在100厘米以上,最小的仅10多厘米;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不等。
  88. 铜荡 [tóng dàng]
      唐代一种劣质钱币。
  89. 铜沟 [tóng gōu]
      1.铜铸的沟渠。相传吴王夫差曾在宫中铸造铜沟。 2.借指宫苑。
  90. 铜叶 [tóng yè]
      1.薄铜片。 2.借指茶盏。
  91. 铜羽 [tóng yǔ]
      即铜乌。
  92. 铜币 [tóng bì]
      铜制的钱币。 铜制的钱币
  93. 铜版纸 [tóng bǎn zhǐ]
      用于铜版及高级胶版印刷的加工纸。在特制原纸表面涂以白色颜料及胶黏剂调成的涂料,经超级压光制成。供要求美观的印刷品用。
  94. 铜盏 [tóng zhǎn]
      铜制的杯盏。
  95. 铜墀 [tóng chí]
      用铜套覆的台阶。借指宫庭。
  96. 铜冶 [tóng yě]
      谓冶铜铸币。
  97. 铜宅 [tóng zhái]
      用铜作部分建筑材料的宅舍。
  98. 铜章 [tóng zhāng]
      古代铜制的官印。唐以来称郡县长官或指相应的官职。
  99. 铜兵 [tóng bīng]
      铜制的兵器。
  100. 铜炙 [tóng zhì]
      铜制的烤炙食物的炊具。
  101. 铜仙 [tóng xiān]
      “金铜仙人”的省称。
  102. 铜竹 [tóng zhú]
      犹铜符﹐铜印。古代地方长官所佩。
  103. 铜子 [tóng zǐ]
      铜元。
  104. 铜点 [tóng diǎn]
      即刁斗。
  105. 铜围 [tóng wéi]
      谓坚固的围墙。
  106. 铜印 [tóng yìn]
      铜制的印章。官私皆用。官用代表一定的官阶。汉代禄六百石以上佩之﹐南朝诸州刺史多用铜印﹐唐诸司﹑宋六部以下用铜印﹐清府﹑州﹑县皆用铜印。
  107. 铜柱 [tóng zhù]
      1.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 2.神话传说中的天柱。 3.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
  108. 铜丸 [tóng wán]
      1.铜制小球。《汉书.史丹传》﹕“建昭之间﹐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后用为深谙音律﹐乐技极精之典。 2.比喻清圆的诗句。
  109. 铜器 [tóng qì]
      1.用青铜铸造的器物、工具等。 2.用青铜做的雕塑或人工铸品或锻制品、青铜币。
  110. 铜阬 [tóng kēng]
      见“铜坑”。
  111. 铜叠 [tóng dié]
      铜制的碟子。为餐具之一种。
  112. 铜坐龙 [tóng zuò lóng]
      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龙取坐姿,左前肢高举,与左后肢间有腾云相连。右前肢着地,与右后肢相接。尾部翘起外卷,前肢长鬣突出于肩部之上,与头上卷鬣及后扬的长鬣相映。
  113. 铜轭 [tóng è]
      古代车上的铜部件。
  114. 铜斝 [tóng jiǎ]
      古代温酒器。
  115. 铜杯 [tóng bēi]
      奖杯的一种,奖给第三名。
  116. 铜椀 [tóng wǎn]
      击奏体鸣乐器。
  117. 铜球 [tóng qiú]
      原指球型金属铜,引申为“同求”,即为同楼主、楼上的一样求文、资源等,属于回帖用语。
  118. 铜矿 [tóng kuàng]
      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铜。铜的工业矿物有:自然铜﹑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蓝铜矿﹑孔雀石等。已发现的含铜矿物有280多种,主要的只有16种。中国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铜与硫、铁的化合物),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
  119. 铜链 [tóng liàn]
      是铜丝经机器编织而成的链条的一种。
  120. 铜鉴 [tóng jiàn]
      用青铜铸作的照容用具。
  121. 铜钟 [tóng zhōng]
      铜钟早在原始社会,作为礼器的钟就出现了。当时的钟或以木制,或以竹制,或以陶制,是一种简单的打击乐器。随着青铜文化的开始,在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钟。
  122. 铜雕 [tóng diāo]
      用青铜或黄铜铸造人物、动物或图案等立体形象的艺术品。
  123. 铜鍊 [tóng liàn]
      铜制的古兵器。也称铜锏。长而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水浒传》第十四回:“一个人掣两条铜鍊,叫道:‘你们两箇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多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説。’便把铜鍊就中一隔。”《水浒传》第七六回:“马上手擎羽扇,腰悬两条铜鍊。”
  1. 铸铜 [zhù tóng]
      1.用铜铸造(器物)。 2.一种含锌的铜。
  2. 轩铜 [xuān tóng]
      即轩辕镜。
  3. 氧化铜 [yǎng huà tóng]
      化学式cuo。黑色粉末或晶体。溶于酸、氨水等,不溶于水、乙醇。在加热时可被氢、氨气还原成铜。由硝酸铜灼烧而得。可用作瓷器、玻璃、釉的颜料,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和氧化剂,还可制铜盐、烟火等。
  4. 响铜 [xiǎng tóng]
      一种合金。由铜﹑铅﹑锡按一定比例混合炼成。可制乐器。
  5. 五石铜 [wǔ dàn tóng]
      搀入五色药石的铜合金。
  6. 乌铜 [wū tóng]
      赤铜。
  7. 顽铜 [wán tóng]
      生锈的铜。
  8. 赎铜 [shú tóng]
      谓交纳铜钱抵销过失。犹罚款。
  9. 生铜 [shēng tóng]
      1.未冶炼的铜。 2.指剑。
  10. 时铜 [shí tóng]
      指当时所用的铜钱。
  11. 白铜 [bái tóng]
      含镍量少于50%的铜镍合金。亦可再加入锰﹑铁﹑锌或铝﹐成为特种白铜。
  12. 碧铜 [bì tóng]
      1.青铜。 2.指青铜镜。
  13. 赤铜 [chì tóng]
      1.指纯铜。也称红铜﹑紫铜。 2.古代传说谓昆吾之山所出的铜,其色如火,质极坚,以铸刀剑,锋利无比。
  14. 吹铜 [chuī tóng]
      1.吹律管。古代,太子初生时,太师吹律管以辨其哭声,从而测定其心性。 2.指所吹律管之声。
  15. 分铜 [fēn tóng]
      砝码。
  16. 古铜 [gǔ tóng]
      指古代铜铸器皿。
  17. 寒铜 [hán tóng]
      指铜镜。
  18. 红铜 [hóng tóng]
      即赤铜。由硫化物或氧化物铜矿石冶炼得来的纯铜,可用以铸钱及制作器物。
  19. 攉铜 [huō tóng]
      夺取人钱。
  20. 炼铜 [liàn tóng]
      精炼的铜。
  21. 佩铜 [pèi tóng]
      佩带铜质官印。唐制诸司皆用铜印,故以“佩铜”借指官员。
  22. 牝铜 [pìn tóng]
      古代炼铜,以水灌铜,其凹陷者为牝铜。参见“牡铜”。
  23. 青铜 [qīng tóng]
      一种以铜为基体的合金。旧时仅指“铜锡合金”,现指除铜镍合金(白铜)和铜锌合金(黄铜)之外的所有铜合金。因品种较多,常在青铜前冠以主要合金名称,如锡青铜、铍青铜、钛青铜、铝青铜等。其综合性能较黄铜、白铜为好,常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轴瓦、硬币和艺术品等。
  24. 秦铜 [qín tóng]
      秦镜的代称。
  25. 笵铜 [fàn tóng]
      以模子浇铸铜。
  26. 镮铜 [huán tóng]
      铜环。
  27. 紫铜 [zǐ tóng]
      纯铜,紫红色,所含杂质不超过0.5%,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耐腐蚀性好,用来制造电线、冷藏器的零件等。
  28. 鍊铜 [liàn tóng]
      精炼的铜。《战国策·赵策一》:“臣闻 董子 之治 晋阳 也,公宫之室,皆以鍊铜为柱质。”
  1. 燧铜镜 [suì tóng jìng]
      青铜凹面镜。古代用以聚集日光而取火。
  2. 古铜色 [gǔ tóng sè]
      像古代铜器的深褐色。
  3. 青铜镜 [qīng tóng jìng]
      青铜制作的镜子。 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貽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裙。”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朝来试看青铜镜,一夜忧愁白髮多。”清 陈维崧《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词:“后堂憎杀青铜镜,怕照见云鬟未整。”
  4. 青铜器 [qīng tóng qì]
      中国古代用铜和锡的合金制造的器物。是商周奴隶制时代最重要的手工业。当时铸造了大量礼器、兵器和生产工具。流传于后代,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器物上铸刻的文字则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5. 泣铜驼 [qì tóng tuó]
      典源《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1释义铜驼指用铜铸制的骆驼,古代常被置于皇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