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三

sānㄙㄢ



部首笔画

部首: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UNICODE:4E09

五笔:DGGG 仓颉:MMM 郑码:CD 四角:10101

笔画顺序:横、横、横


基本字义

三 sān ㄙㄢ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外语翻译

  • 英语:three
  • 德语:drei (3)​ (Num)
  • 法语:trois,3

详细解释

  •  sān 

〈数〉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1. 同本义 [three]
      1.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2. 三,数名。——《广韵》
      3.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4.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5.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6.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7.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8.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9.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2.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1. 表示多数或多次 [more than two;many;several]
        1.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2.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1. 三倍 [three times]。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third palace]。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1. 指君、父、师 [monarch;father,teacher]。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1. 指天、地、人 [Heaven;Earth;Human being]。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1. 指三皇 [Three Emperors]。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1. 指三颗星 [three stars]
                    1.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2.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1.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amiableness]。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常用词组〉三八 三八妇女节,三八节 三百六十行 三胞胎 三倍 三边形 三不管 三不知 三叉戟 三岔路口 三长两短 三朝元老 三成 三尺 三虫 三从四德 三寸不烂之舌 三大差别 三大发明 三大洋 三代 三代 三冬 三番五次 三废 三分鼎足 三伏 三纲五常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三更 三更半夜 三宫六院 三姑六婆 三顾茅庐 三光 三归 三国 三合板 三合土 三河 三皇 三魂七魄 三季稻 三家村 三缄其口 三角 三角板 三角关系 三角恋爱 三角形 三角债 三角洲 三脚架 三教九流 三军 三K党 三棱镜 三连冠 三令五申 三轮车 三昧 三门峡 三面手 三明治 三年五载 三朋四友 三七开 三亲六故 三亲六眷 三秦 三秋 三三两两 三生 三生有幸 三牲 三省 三十而立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世 三思 三思而行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通 三头六臂 三峡 三下五除二 三夏 三鲜 三弦 三相电流 三言两语,三言两句 三元 三月 三灾八难 三只手 三资 


                        国语词典

                        •  sān ㄙㄢ 

                        〈名〉

                        1. 介于二和四之间的自然数。如:「二、、四、五……」。大写作「参」,阿拉伯数字作「3」。
                          1. 姓。如明代有成志。

                            〈形〉

                            1. 位的。
                              1. 如:「这次比赛他得了第名。」
                            2. 表多数或多次的。
                              1. 如:「举一反」、「三番两次」、「一问三不知」。
                            •  sàn ㄙㄢˋ 

                            〈副〉

                            1. 屡次、再。参见「三思」、「三复」等条。
                              •  sā ㄙㄚ 
                              1. 同「仨 」。

                                《康熙字典》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𡘋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又姓。明三成志。

                                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𠛬法志】秦造參夷之誅。𡘋與三同。

                                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说文解字

                                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數。凡三之屬皆从三。弎,古文三从弋。穌甘切文一 重一


                                (三)數名。天地人之道也。陳煥曰。數者、易數也。三兼陰陽之數言。一下曰道立於一。二下曰地之數。王下曰三者、天地人也。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釋三之義。下釋三之形。故以於文二字別言之。於文一耦二爲三。成數也。此依韵㑹所引。韵㑹多據鍇本。今鍇本又非舊矣。耦、各本作偶。今正。二下曰从一耦一。以一儷一也。此曰一耦二爲三。以一儷二也。今又皆脫一字。三畫而三才之道在焉。故謂之成數。又字下曰。手之列多、略不過三。凡三之屬皆从三。穌甘切。古音在七部。

                                (弎)古文三。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sĄn˥
                                • 唐代读音: *sɑm sɑm
                                • 日语读音: MITSU MITABI
                                • 韩语罗马: SAM
                                • 现代韩语: 삼
                                • 越南语: tam
                                • 客家话: [梅县腔] sam1 sam5 [宝安腔] sam1 | sam3 [客英字典] sam1 s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海陆腔] sam1 sam3 [东莞腔] sam1 [沙头角腔]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1 sam3 [陆丰腔] sam1
                                • 粤语: saam1 saam3
                                • 潮州话: san1 sam1 (saⁿ sam)
                                • 近代音: 心母 監鹹韻 平聲陰 三小空;心母 監鹹韻 去聲 三小空;
                                • 中古音: 心母 談韻 平聲 三小韻 蘇甘切 一等 開口;心母 闞韻 去聲 三小韻 蘇暫切 一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覃部 ;心母 覃部 ;王力系统:心母 侵部 ;心母 侵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