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
不绝如缕的解释、用法、故事出处与翻译
成语拼音:bù jué rú lǚ
成语注音:ㄅㄨˋ ㄐㄩㄝˊ ㄖㄨˊ ㄌㄩˇ
成语简拼:bjrl
成语繁体:不絶如縷
成语解释: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成语出处:宋 苏轼《前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书信、情绪等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缕,不能读作“lóu”。
成语辨形:绝,不能写作“决”。
近 义 词:危如累卵 岌岌可危
反 义 词:牢不可破 安如泰山
成语造句: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英语翻译:almost extinct <very precarious like a thread going to break>
成语谜语:春蚕到死丝方尽
词典解释:查询不绝如缕在国语词典中的解释和网络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