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栗失箸

战栗失箸的解释、用法、故事出处与翻译

成语拼音:zhàn lì shī zhù
成语简拼:zlsz
成语解释: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惊惶失措 闻雷失箸 
反 义 词镇定自若 
成语造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哀号之声震天,百官战栗失箸,董卓饮食谈笑自若。”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因为失势落魄到去投奔曹操,曹操招待他,刘备为掩饰自己的野心,装做种菜,不闻政事。曹操设宴款待刘备,席间与刘备祝酒论英雄,认为他们俩才是真正的英雄。刘备吓得惊慌失措筷子都掉了,刚好雷声掩盖了这一切
词典解释查询战栗失箸在国语词典中的解释和网络释义

赞助商链接